肖亦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杨三唤这个人物与在全国影响颇大的获奖的优秀短篇小说《陈焕生进城》出现的时间大致相同。只不过杨三唤这个人物,是鄂尔多斯人的集体创造。</p>
人们把杨三唤设定在最偏僻的准格尔山区,不少人言之凿凿地说确有杨三唤其人,但我相信,杨三唤是创作出来的准格尔山地的最后一位农民,是鄂尔多斯的阿凡提和巴拉根仓。</p>
后者反讽的是财主和贪婪;而前者反讽的是城市与文明。前些年,我在《鄂尔多斯日报》上看到了一则广告,一个影视公司还在征集“杨三唤进城”的系列电视短剧剧本,想把杨三唤搬上荧屏。看来,鄂尔多斯人的“杨三唤”情结还远远没有过去。</p>
恐怕40 岁以上的鄂尔多斯人,心中都会保留着杨三唤的几个小故事。</p>
比如说,杨三唤进了某大城市,内急,自然想找个僻静地方撒野尿,正要对着电线杆子解裤子,却被市容检查人员逮了个正着。人家问他是不是要随地小便,要罚重款5 元。</p>
杨三唤一惊,尿也吓回去了,说:“扯淡!咋?人家连自己的东西都不能看一看了?”</p>
杨三唤要看自己的东西,既不违规也不犯法,城里人也没有办法,杨三唤急中生智,反而让城里人哑口无言,总算为准格尔人出了一口对城里人的恶气。</p>
还有杨三唤看见城里人卖香蕉,稀罕得不行,想可能要比家乡的海红子、酸毛杏要好吃,于是买了一把儿。杨三唤拿起一个就吃,众人大惊道:“你怎么连皮一块吃啊?”</p>
杨三唤不急不慌地在城里人的鄙夷和好奇下,把带皮的香蕉吃完,然后抹抹嘴说:</p>
“瞎吼甚?你们知道我在治什么病?”</p>
带皮吃香蕉是要治病,这还不得把李时珍气活?城里人在机智的杨三唤面前只能是面面相觑,闭上嘴巴,原来是城里人见识短浅,杨三唤屡屡为鄂尔多斯人挣足了颜面。</p>
可它究竟治的什么病呢?我不下几十次听鄂尔多斯人讲过这个故事,在一次次捧腹之外,更多的是让人感到心酸和淡淡的凄凉……**关注着内蒙古这个资源丰富而又贫穷落后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