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亦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同志来内蒙古视察,曾有过这样一句话:南有深圳,北有二连。二连是个口岸城市,强项在与中俄、中蒙的边境贸易上,但对鄂尔多斯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思路。搞改革要往大处想,敢和最发达的地方比,敢和改革的前沿城市比。</p>
那时,鄂尔多斯高原百废待兴,鄂尔多斯如何发展摆在了伊盟盟委、公署的领导面前。盟委曾多次召集各方人士献计献策,以寻找出鄂尔多斯改革发展的前进路子。1983年,我曾参加过一次有盟委、公署领导参加的伊盟战略研究发展会议,参加会议的都是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专家。</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会上,大家无不为鄂尔多斯人捧着金饭碗要饭痛心疾首。那年的全盟财政总收入仅3000 万元,还要靠上级财政支持才能度日。各路专家献计献策,有提修铁路的,有提发展高速公路的,有提建几个百万吨煤井的,有提搞小流域治理的,有提继续推广乌审召治沙经验的,有提加强学校基础教育的,有提文化大篷车免征公路养路费的……说来说去,**础设施需要钱,干什么都需要钱,资金困扰着人们的宏图大志和美好愿景。</p>
我旁边坐着一位老戏剧家,嘟囔道:“解开裤带又系住,没钱把人为难住。”</p>
引得众人大笑。</p>
领导问他说什么,老剧作家说:“搞发展就得往深里想,就像二股叉打老婆,一下得顶两下。”</p>
也就是在那次会议上,时任伊克昭盟交通处处长的云吉祥先生提出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思路,后来又将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上,这大概是我们国家提出此项动议的第一人。</p>
文章发表后,国内没见什么大动静,倒是一个日本公司给云吉祥先生来了信,原来是推销筑路机械的。</p>
一叶知秋,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思路已经引起了海外的关注。我还记得在那次会议上,我有个朋友叫姜再涌,当时在伊盟运输公司党办当主任,平时爱研究一些经济问题。</p>
这天,他纵论了鄂尔多斯丰饶的地下资源,展望了鄂尔多斯的发展远景,他说:“鄂尔多斯就是中国的科威特,中国的沙特阿拉伯!”</p>
姜再涌呼吁盟委的步子再快些,要大胆朝中央要政策,要求盟委向自治区、**申报,速将鄂尔多斯变成深圳那样的经济特区……说真的,鄂尔多斯人不乏胆识,不缺想象力……此时的鄂尔多斯就像一只张帆的大船,正待改革大风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