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歌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杏花盛,桑叶白,丝飘弱柳宫闱晚。</p>
若说起如今宫中最得意之人,定然是懿太后。</p>
暹罗国使节进宫这一个多月来,赵尚仪出尽风头,地位高升,赐其赵氏宅邸良田,赵夫人更是加封了一品诰命夫人,准许入宫探视女儿。</p>
都道赵氏一族飞出了凤凰,有个名盖京华的好女儿,满腹才情,荣宠恩嘉。</p>
看如今势头,后宫无人,皇上对赵尚仪的看重已然远远超过御前女官。</p>
更有甚者,已然有大师占卜相命有云:</p>
赵家有女,出身名门,生于龙凤时辰,命格高贵,将来是要当皇后的。</p>
这些流言不知从何而起,却是越传越广,皇上每每与暹罗世子会宴,都要带着赵尚仪这朵解语花在身旁。</p>
时值夏深,暹罗世子在京都也已逗留了许久,便该班师回朝。</p>
他既醉心于京都百里繁华,盛世昌平,更是对中原女子倾慕有加,直言不讳地请求天子赐婚,共结两国百年之好。</p>
天子自然不会做赔本的买卖,作为和亲的回报,筹码是暹罗国十万兵权,戍守蜀南郡以南十万大山门户,为中土解决南边隐患。</p>
临走前,世子颂汶纳立下信书,定下了和亲兵权之事。</p>
为了庆祝两国睦好,天子钦定,宫中设最高规格的御宴,隆重地为暹罗世子践行,同时,亦是为和亲公主送行。</p>
这些天,后宫忙的不可开交。</p>
婉惠妃称病,大手一撒,将这权力全部交给懿太后。</p>
燃眉之急,是要解决和亲人物的问题。</p>
陛下答应了和亲,但宫中却并没有合适的人选。</p>
懿太后只有一子一女,长公主早已招了驸马,自然第一个剔除。</p>
郑太妃年轻,膝下无子无嗣,珍太妃幽禁冷宫,德太妃的女儿才刚满十岁。</p>
一时令人作难。</p>
为了群策群力,懿太后当即便招了后宫所有妃嫔到慈宁宫,共商此事。</p>
皇上正好下了早朝,遂也过来凑个场子。</p>
众说纷纭,赵尚仪首先现出计策,“奴婢认为,不如从尚宫局选出一个身家清白、样貌秀美的高等女官,封一个公主之名送去和亲。既能完成任务,也不失体面。”</p>
但这一提议,正是钻了空子,看似聪明至极。</p>
几位太妃自然是首肯认同,懿太后也道,“你这办法倒想的刁钻,容哀家想想。”</p>
但皇上淡淡饮茶,并未认同。</p>
陈婠本是随意听着,不打算掺合,但赵尚仪这一提议,却是太过草率。</p>
难不成她熟读万卷,竟从不曾看过本朝史记?</p>
再看赵尚仪笑意温柔,一副宫中唯我才华横溢的表情,陈婠便忍不住想杀一杀她的锐气。</p>
这还没到高位,就已经有些翘了尾巴。</p>
就在满场赞同声一片时,婉惠妃清丽的声音却显得十分突兀,“古来有前车之鉴,□□年间,与乌蒙和亲,送去的假公主被乌蒙国王当作祭品杀害,生殉祭天,更被视作毫无诚意,进而引发两国交战。至今与乌蒙国的关系仍尚未缓和,西北骚扰不断。此次,怎能与暹罗重蹈覆辙?”</p>
这史书上笔笔鲜血,想来这些后宫中出身高门的女子,定然是烂熟于心的,却仍要口是心非地奉承,嘴脸可见一斑。</p>
谁知她认为只是极平常的述说,可声音落处,满场骤然安静下来,向她投来古怪的目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