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未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另一边,停停小姑娘出了宫,直奔尚书省公廨。</p>
林福回京第二日,还没来得及重学蹈舞礼,皇帝就召见述职,然后当天就下了两道诏令——</p>
谏议大夫、检校扬州刺史林福授尚书右丞,即日上任。</p>
户部右侍郎林昉绶扬州刺史,万寿节后南下扬州赴任。</p>
东平侯府这兄妹俩一进一出,为皇帝牢牢把控着扬州这个钱袋子,至少在接下来林昉的任期里任何人都打不得扬州的主意。</p>
林福则过渡期都没有,直接进去尚书省赴任,先查看前任右丞的卷宗。</p>
不过她在公廨里当值的时间一般只有半日,因为她还有练习蹈舞礼这个重任在身。</p>
万寿节快到了,时间紧迫哇。</p>
“阿娘。”小姑娘在大门敞开的值所前探过去一个头,伸出小手叩叩叩敲了敲门板。</p>
林福朝女儿招了招手,问道:“不是进宫去找你阿翁了,怎么又出来了?”</p>
小姑娘朝送她的翊卫们挥了挥手,说:“谢谢,再见。”然后跨过门槛朝母亲跑去。</p>
一队翊卫原路返回,心里都只有一个念头——好可爱,哎呀,想生个像小郡主一样可爱的女儿。</p>
“阿娘。”小姑娘扑到母亲怀里,咯咯笑:“停停回家陪阿娘,跳舞,啦啦啦啦……”边举着小短胳膊似模似样地扭了两下,还自己给自己配乐。</p>
林福哭笑不得,轻捏了捏女儿的小胖脸,她学蹈舞礼都快成一个梗了,家里谁都比她跳得好。</p>
被捏脸的小姑娘咯咯笑着扑进阿**怀中,把小脸藏起来不让捏。</p>
林福一个使劲儿把小姑娘抱起来,笑说:“走咯,去接了你阿爹一起回家咯。停小猪又重了。”</p>
“才不是小猪,才不是小猪。”小姑娘咯咯大笑,抗议得一点儿不认真。</p>
※※※※※※※※※※※※※※※※※※※※</p>
番外4</p>
-</p>
万寿节当日,承天门处旌旗蔽天,鼓乐阵阵。</p>
南衙十二卫将士填诸街,列黄麾大仗屯门及陈于殿庭,羽林卫、千牛卫为仪仗,设御幄于大殿,群官就次。</p>
文官三品以上位于横街之南,道东;介公、酅公位于道西;武官三品以上位于介公之西,少南;文官四品、五品位于县东,六品以下位于横街之南。</p>
诸州朝集使:都督、刺史三品以上位于文、武官三品之东、西,四品以下分方位于文、武官当品之下。诸州使人又于朝集使之下,诸亲于四品、五品之南。</p>
诸蕃使臣:三等以上,东方、南方在东方朝集使之东,西方、北方在西方朝集使之西,每国异位重行,北面;四等以下,分方位于朝集使六品之下。</p>
几千人身着朝服大礼服整齐站立,场面蔚为壮观,天.朝气象,盛世之景,可见一斑。</p>
吉时将近,侍中版奏:“请中严!”场中细微的一点儿说话声完全没有,群臣肃穆。</p>
诸卫大将军诣阁奉迎,侍中版奏:“外办。”</p>
太乐鼓吹奏乐,不多时,身着衮冕的皇帝乘御舆出,升御座,坐北朝南。</p>
群臣在典仪的唱和声中拜下,称:“万寿千秋,景福惟新,伏惟元兴神武皇帝陛下与天同休。”</p>
三拜过后,群臣起身,舞蹈《庆善乐》贺皇帝陛下寿,三称万岁,再拜再起。</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随后黄门侍郎跪奏祥瑞,户部尚书跪奏诸州贡物,礼部尚书跪奏诸蕃贡物。</p>
此后本该赐酒于群臣,然光禄寺卿没有出来,出来的是门下侍中戴修远。</p>
戴修远手执赭黄诏书一本,打开,朗声道:“门下:昔者哲王受图,上圣垂范,建储贰以奉宗庙,总监抚以宁邦国。既义在於至公,变事兼於权道。故以贤而立,则王季兴周;以贵而升,则明帝定汉。详诸方册,岂不然乎?益州大都督左千牛卫大将军雍州牧魏王崧,地居茂亲,才惟明哲,至性仁孝,器业英远。温文之德,合於古训;敬爱之风,闻於天下。今承华虚位,率土系心,畴咨文武,咸所推戴。知子者父,允叶於元良;以长则顺,且符於旧典。可以则天作贰,可以守器承祧,永固百世,以贞万国。宜立崧为皇太子,可令所司,备礼册命。”*</p>
群臣早料到皇帝要册立魏王崧为皇太子,不过他们没有料到的是皇帝会在万寿节这日宣读立皇太子诏。</p>
秦峻秦峰立于秦崧身侧,随着戴修远宣读立皇太子诏,他们齐齐感觉心头一空,就像是走在路上一脚踩空坠入深坑。</p>
曾经,他们都以为储君之位是自己的囊中之物,然而他们以为的终究是他们“以为”,他们需要的是父皇的“以为”,而一开始他们就本末倒置了。</p>
秦崧手持玉笏,听着戴修远说“宜立崧为皇太子”,他下意识转头看向立于展县之东的四品文官的位置,在千百人中一眼就看到了林福,与她的目光对上。</p>
林福远远露出一个微笑,秦崧回一个笑容,在戴修远说完“备礼册命”后,与群臣一道朝皇帝陛下跪下,口称万岁。</p>
朝贺之后,皇帝陛下多等几天都不想等,立皇太子诏还刚抄送三百六十二州(秦崧在西南与景南几番大战,景南国割了几座城池并入周朝版图,新建制一州),门下就发了册皇太子文,自此,虚悬多年的储位彻底尘埃落定。</p>
太常寺卜出吉日,下月初八举行临轩册命皇太子仪。</p>
翌日,门下又连发几道诏书——</p>
授吴王峻山南道行台尚书。</p>
授山阴王峤越州都督。</p>
授蜀王岳益州大都督。</p>
唯独忘了楚王秦峰。</p>
秦峰在位于十六坊的楚王府里,听闻诏书后,脸都白了,颓然倒在坐褥上,苦笑:“父皇……不愧是父皇,千古一帝……即使老了,对天下的掌控也一丝一毫没有放松,是我狭隘了,哈……”</p>
他说着,捂住了脸。</p>
临轩册立皇太子仪后,皇太子一家搬进了东宫。</p>
搬家前一天,停停小姑娘收拾自己的小包袱,嘴里念念有词这个要带走那个要带走,她那个小包袱越收拾东西越多,越收拾就越凌乱,让有点儿强迫症的胖虎哥哥看了有些抓狂。</p>
“秦瑶,这朵花都干成这样了,你还收着做什么?”秦玠从包袱里拈出一朵干巴巴黑黄黑黄的小花来!。这种**干嘛不扔掉!</p>
“不!”小姑娘要抢回自己的花,“这是停停自己种的花,第一朵,阿娘说纪念。”</p>
秦玠顿了一下,找了个小盒子把妹妹的干花收起来摆放整齐,然后又从包袱里拈出一团草来,“这团草又是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