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未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谢谢。”</p>
小姑娘软软糯糯的道谢声让刚调来紫宸殿的小内侍陈齐愣好久, 直到那个小小的身影小心翼翼端着参茶在紫宸殿殿门外对着高高的门槛犯愁,他才回过神来。</p>
“郡主,让奴端着吧。”</p>
陈齐慌忙上前想接过小姑娘手中的参茶, 小姑娘坚决摇头, 说:“不, 我要给阿翁端茶。”</p>
但是你端着茶过不去门槛呀。陈齐心里说。</p>
小姑娘在门槛前又徘徊了片刻,小心翼翼地抬起右腿试图跨过去,单腿维持不住平衡摇摇晃晃的,带着手上端的参茶也摇摇晃晃要洒出来,小姑娘顿时停住不敢动, 就怕参茶洒了, 维持着一个金鸡独立的姿势。</p>
陈齐的心随着摇晃也提到了嗓子眼, 他也怕参茶洒了,那茶还烫得很, 要是烫到了小郡主他不死也得脱层皮。</p>
“郡主, 要不让奴先帮你端着,你过去门槛了, 奴再递给你。”陈齐都快哭了。</p>
停停小姑娘想了想,用力点了一下头, 同意:“那好。”</p>
把举酸的小短腿放下, 参茶递给陈齐,还不放心地叮嘱:“等我过去了, 你一定要给我哦。”特别担心别人会抢了她端给阿翁的参茶似的。</p>
陈齐松了一口气, 接过参茶, 等郡主翻过紫宸殿的门槛立刻递过去, 不需等郡主伸手要。</p>
“谢谢。”小姑娘接过参茶再次道谢, 端着小心翼翼地往里走。</p>
陈齐又愣怔在原地, 他进宫三年饱尝人情冷暖才得了寇公公青眼有幸从掖庭局调来了紫宸殿伺候茶水,这宫里的别说各位贵主了,就是资格老一些的内侍宫人又有谁会对地位低下的他说一句谢谢。</p>
小郡主……实在是可爱。</p>
陈齐眨眨眼,再回到茶水房里去烧水。</p>
紫宸殿里,皇帝陛下老早就看到孙女儿在门外纠结徘徊还金鸡独立,他老人家瞧着很有趣意,就好整以暇等着孙女儿送参茶进来,只要别凉了才送进来就好。</p>
“阿翁,喝茶。”小姑娘进了门也不敢走快了,慢慢走,仔细茶不洒出来,好一会儿才走到御案边上,她也就比御案高那么一点点,努力踮着脚才把参茶放到御案上皇帝陛下面前。</p>
“好乖。”皇帝陛下轻啜了一口孙女儿孝顺的参茶,然后招招手,“到阿翁身边来坐着。”</p>
小姑娘立刻就欢欢喜喜绕过御案,爬上高椅,在皇帝陛下身边坐好,小手乖巧放在膝盖上,仰头可可爱爱一笑。</p>
皇帝陛下顿时心软成一团,也不批阅奏章了,陪着孙女儿说话。</p>
“阿翁,阿兄讨厌。”停停小姑娘趁机告兄长的状。</p>
“阿兄怎么讨厌了?”皇帝陛下问。</p>
“阿兄这几日学完功课都不陪停停玩儿了。”小姑娘委委屈屈说。</p>
停停都很乖,每次都等阿兄学完当日的功课才去找阿兄玩儿,可这几日阿兄下学后都跟堂兄堂弟出去耍了,停停都看不见阿兄了。</p>
“停停不喜欢叔父家的堂兄姊弟妹?”皇帝陛下问。</p>
小姑娘点头又摇头:“停停喜欢三叔家的玙堂兄和若堂姐。”</p>
“其他的都不喜欢?”皇帝陛下说:“朕听人说你怕生,在灞桥都躲到你阿爹阿娘身后去了。”</p>
小姑娘歪头想了一下,用力点头:“停停怕。停停不喜欢他们,他们也不喜欢停停。”</p>
“停停这么可爱,谁会不喜欢停停。”在皇帝陛下眼里,他的孙女儿全天下最好。</p>
“四叔家的诗堂姐就不喜欢停停,她还哼停停,停停听到啦。”小姑娘学起秦诗的表情来,不说惟妙惟肖,至少也抓住了其八分精髓。</p>
“还有玢堂兄,他对停停假笑。”小姑娘又学起秦玢的假笑来。</p>
最后小姑娘总结:“不喜欢停停的,停停也不喜欢他们。”</p>
小姑娘天生就对别人的善恶敏感,更小的时候不懂事,跟着林福在州府衙门里“上班”,下头新任扬子县县令因在漕运上犯了糊涂伸了手,被林福提来问话时痛哭悔过,哭得十分情真意切让人动容,小姑娘却在一旁指着那县令对林福说:“阿娘,哭哭,假。假假假假假……”当场就戳穿了那县令。</p>
林福养孩子很随意,只要求两个孩子不要去做什么,但从来不要求孩子一定要去做什么,只要不违反律法违背公序良俗的事情,孩子们想学想做她都会支持,有空了还会陪着一起。秦崧对林福的育儿观是无条件支持,也从来不跟多数大家长一样将教养孩子之事扔给妻子,无论做什么他都会陪着,一家人整整齐齐才叫好。</p>
两人都不拘着孩子,让他们自由生长,妹妹活泼可爱,至于哥哥长着长着就跟林胤越来越像……这是个玄学。</p>
而皇帝陛下宠起孩子来就更没有底线了,哥哥可能还因为是男孩儿没那么惯着,妹妹就不一样了,女孩儿就是该宠着,尤其是他们老秦家的女孩儿,那是全天下的人都该宠着顺着。</p>
“好,停停不喜欢,咱们不就跟他们玩儿。”皇帝陛下一副要立刻把其他孙子孙女儿打包送走,哄得他孙女儿咯咯大笑,往他怀里一扑,一迭声说“最喜欢阿翁”。</p>
皇帝陛下给孙女儿喂小点心,看了常云生一眼。</p>
主仆二人几十年的默契,皇帝即使没说话常云生也知道要做什么。</p>
他悄无声息退出殿内,把寇朝恩叫来,问:“那内侍审出来什么没?”</p>
一个时辰前,紫宸殿伺候笔墨的一个内侍在皇帝跟前说外头传言万安郡主跋扈不友爱兄弟姐妹,说的就是万安郡主去灞桥接父母那天的事情。皇帝听了直接就让察事监把人带走。</p>
寇朝恩说:“那人招了,说是收了凝云殿的财物,凝云殿的那位才人主子娘家母亲是清河崔的旁支。”</p>
常云生半垂着眸子,淡淡说道:“事到如今了楚王还没有死心,这也罢了,竟拿小郡主作筏子……哼!”</p>
说什么小郡主跋扈不友爱兄弟姐妹,不就是想影射“魏王不友爱兄弟姐妹,魏王上位其他兄弟定会遭殃”么,竟拿那么小那么可爱的孩子来作筏子,可恶至极。</p>
再说了,万安郡主是全天下最可爱最尊贵的小姑娘,就算跋扈、就算不友爱兄弟姐妹又怎样。</p>
“那人就送去掖庭为奴吧。”常云生道:“凝云殿的那位,你去禀了曾充仪,她如今掌管后宫,知道该怎么做的。”</p>
寇朝恩应是,却没有立刻走,而是问:“师父,紫宸殿伺候笔墨的少了一个是吧?”</p>
“你想举荐谁?”常云生问。</p>
寇朝恩笑道:“小的有个同乡,叫陈齐,现在茶水房烧水,人很老实。”</p>
常云生点点头:“明日带过来给我瞧瞧。”自己养大的徒弟自己知道,不会乱举荐人。再说寇朝恩现在是察事监左指挥使,已是内定的下一任监令,这点儿脸面是有的。</p>
寇朝恩笑着跟师父行了个礼,走了。</p>
常云生再回到紫宸殿里,皇帝陛下正拿着《战国策》给孙女儿讲故事,还必须要讲得生动活泼,不然孙女儿不爱听没听两句就睡着了,为此皇帝陛下把好些个西市的说书先生请来宫里请教了许多讲故事技巧。</p>
余光瞧见常云生进来,皇帝陛下边讲着故事边抬头,常云生点了点头,皇帝则摇了摇头。</p>
——这个老四,贵妃聪明又识时务,他是一点儿都没学到吗?!</p>
听完了故事,小姑娘要去找阿娘,皇帝让翊卫跟着送去尚书省公廨,等孙女儿走了,皇帝对常云生道:“叫中书舍人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