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朝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等观众走进电影院, 顿时就理解为什么影评人和大V为什么情绪如此激动了。</p>
因为,《星星之火》剧情太爆炸,根本不是普通的支教电影套路。</p>
一般的支教电影,必然是娇生惯养大学生被纯真朴实的村民感动, 续写了感人师生情。</p>
可《星星之火》偏不,争议性的人物,争议性的情节,别说看完再讨论, 观众在电影院现场都想跳起来给某位女主角一个耳光。</p>
电影里的支教小团队,本来目的就是为了加学分。</p>
在教育资源贫瘠的地方, 能有这些大学生屈尊纡贵,当地都已经激动不已。</p>
于是, 村**为了支持这项“活动”,特地将希望小学放了假的学生们又叫了回来,顺便还安排学校的齐老师作为接洽人,负责支教大学生的一切需求。</p>
希望小学硬件条件很好。</p>
然而村里人认为的条件好, 跟城里人心目中的条件好,天差地别。</p>
哪怕这座小学窗明几净, 对这几位名牌大学生来说, 仍是第一次接触如此贫困的地方。</p>
娇气的学妹魏可可,口不择言,经常开一些不合时宜的玩笑, 戳中齐老师些微的自尊心。</p>
矛盾从那一刻开始, 就暗示着这一次的支教活动, 不可能风平浪静的结束。</p>
魏可可性格非常极端,几乎承包了整部电影所有的仇恨值。</p>
学姐苏巧背地里小声抱怨村里人的话,被她大声的在学长们面前宣扬。</p>
而学长白山准备给学生们讲一讲古代诗词意境,也被她否定道:“这些农村孩子根本听不懂。”</p>
她这样左手卖学姐,右手冲撞学长的行为,引发了观众心里最深处的厌恶。</p>
每个人身边都会有这么一个不懂察言观色家伙,根本不懂得体谅别人的感受,导致观众对乡村孩子充满了同情。</p>
不提支教小队其他人的目的,至少这位大小姐,来这地方不过是为了自己而已。</p>
观众们被剧情勾起怒火,心里指责魏可可的时候,剧情急转直下。</p>
学姐苏巧洗澡遇到了当地无赖爬墙**,发出一声尖叫。</p>
遭人痛恨的魏可可,率先冲出去,追着无赖大喊大叫,根本没有小女生的后怕和恐惧,直接把整个村的人都叫了出来,要求把这么一个流氓关进派出所。</p>
短短的支教电影,撕碎了外界构建的一切美好假象,将城市和农村的素质差距,摆上案板似的,一刀一刀割伤人心。</p>
没文化的流氓只不过是挑起支教团队和村民冲突的第一件事。</p>
大学生们在这个小山村待得越久,才发现这里有多么的需要“教育”。</p>
带着亲生儿子两岁的未成年小姑娘,眼巴巴的站在窗外听大学生们讲课。</p>
孩子们聊起城市,居然说自己初中毕业就能去打工,像哥哥姐姐一样去大城市,甚至对此充满期待,引以为豪。</p>
在本科学历遍地都是的时代,小学孩子说的读书无用不如打工的话,在电影院立体环绕音效中显得格外刺耳。</p>
一部电影,将支教的双方都拉上了荧幕,突显出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矛盾。</p>
看完电影,观众觉得有些惆怅。</p>
习惯了外界对支教纯粹鼓励的论调,突然直白的面对这样的呵斥和恶意,确实让他们产生了想要倾诉的欲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