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三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之间,到了仲夏。</p>
薛直上任已足足两月了。在这两月中,易州城虽不能说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与往年相比也有了很大的不同。易州城的围墙悉数被修葺了一遍,州城内外的孤寡老弱也都得了一定的钱粮赈赡。</p>
招募的新兵,通过一个多月不间断地训练,他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且因为薛直守言应诺、始终如一,军饷从没拖延、更没扣留过,又且因为执行军纪秉公执法,不管是面对玄甲破阵营的老兵,还是面对新兵以及易州城原本的守备部队都是一视同仁,从无偏向,所以威信已立,易州城军民们渐渐地也都习惯了听从他的命令,服从他的指挥。</p>
平时薛直亲自带队巡查州城的时候,若有百姓在路上相遇,没有不恭敬行礼的;而他如果有什么命令发布下去,底下的人也没有不立刻就去给办好的。</p>
不过此刻得知徐朗因为民愤被打死之后,薛直在府衙内堂走来走去,风夜北在一旁一副饶有兴趣的模样看着他:“你就别走来走去了,我头都晕了。不就是死了个民贼么,至于么?”</p>
“军师!你说得到轻巧?!那徐朗祸害百姓确实该死,但是也得按朝廷律令,上报刑部批准,经大理寺复核,由政事堂盖印......”薛直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p>
风夜北插话道:“然后州府才能秋后处斩。”</p>
“对!华盛国这般效仿前汉张汤、郅都酷吏手段,岂不是把咱们和安禄山的矛盾公开化了吗?他毕竟是节度使,咱们是来监视的,不是来结仇的。这厮虽说是朝野公敌,但替国家戍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没有十足的证据扳不倒他的。”薛直放下茶碗看着风夜北。</p>
“这徐朗已经死了,安庆绪没这个胆子来找咱们麻烦。只是易州城四大豪强徐、蔡、童、高已去其一,其他三家怎么还没一点反应?”风夜北甩了甩折扇筹谋道:“既然咱们要稳坐易州是避不开这些地方土豪的,反正华盛国已经搞了徐家,何不让他乘胜追击,继续除暴诛恶?!他不是要做张汤、郅都么,那就放权让他去做。”</p>
郅都,汉代汉景帝时期的名臣、酷吏,为官忠于职守,公正清廉,对内不畏**,敢于对抗豪强权贵——行法不避权贵,号曰“苍鹰”,列侯宗室见到他时都侧目不敢直视。;对外积极抵御外侮,使匈奴闻风丧胆。经他治理的济南郡路不拾遗。在雁门戍边时,匈奴窜迹,不敢寇掠。他常与人说:我是背离亲人走上仕途的,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绝不会顾及妻小。后人把他与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赵奢等名将并列,被誉为“战克之将,国之爪牙”。</p>
张汤,汉武帝时期官员、酷吏,担任廷尉,用法主张严峻,曾助武帝推行盐铁专卖、告缗算缗,打击富商,剪除豪强。颇受武帝宠信,多行丞相事,权势远在丞相之上。虽用法严酷,但他为官清廉俭朴,不失为古代廉吏。死后家产不足五百金,皆得自俸禄及皇帝赏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