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有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她不想输。</p>
竹里茶阁这个小小的茶馆中,茶客来来往往,最是热闹。谢蘅三人所在的说是阁间,却也只是用竹帘、竹板作挡,仍能看见大厅堂中的景象。</p>
对面也有类似的小阁舍,文人骚客来此地赴约,皆先在门口拜礼,经朋友满面含笑地请入,方才进了阁舍喝茶。</p>
谢蘅瞧着这一进一出,脑海中灵光一现。</p>
却还有一个疑点,谢蘅一直有所忽略。</p>
在巧灵进阁子的时候,人还是清醒的,那么就证明她曾见过真正的凶犯,阁子里的不是许世隽,又会是谁?</p>
巧灵又为何一口咬定是许世隽?有意污蔑?</p>
可但凡任何一个女子受到此等大辱,怎会不迫切希望官府抓到真凶?污蔑许世隽,就是让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p>
谢蘅将疑惑跟周通说了个分明。</p>
周通分析道:“那得想想,执意污蔑许公子能够得到甚么好处。”</p>
谢蘅思考良久,眸色深深,道:“五百两银子。”</p>
周通扬了扬眉,顿时恍然大悟道:“你是说巧灵的弟弟,常文浩?”</p>
谢蘅点头,嘱托周通去着意摸一摸常文浩的底子,再请来红袖馆出入记录看看当夜留在红袖馆中的还有甚么人。</p>
周通这人在诉讼司混得风生水起,平日里常帮人写状纸,因此人脉广、路子多,打听一个小小的常文浩并非难事。</p>
一查不知道,查了才知这常文浩是个甚么**。</p>
巧灵本家既姓常,父母早亡后,只留下她和幼弟两人相依为命。迫于生计,巧灵将自己卖给红袖馆,换得五十两银子,这才保得常文浩衣食无忧。</p>
巧灵生得水灵,京师达官贵人都好这一口,红袖馆的妈妈一开始没打算将她养成清倌,而是想待她到了年纪就出去迎春接客。</p>
奈何巧灵心气高,决计不愿沦为**妓,小小年纪就练出了一手好琵琶,后来在机缘巧合下逢贵人赏识,得过一大笔私财,就这样为自个儿赎了身。</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听红袖馆的姊妹说,那笔钱数目不小,赎过身后还剩下百十两银子。</p>
但这一笔款子全都填在常文浩的身上。</p>
巧灵万般期望着弟弟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待他功成名就,她也就不必再抛头露面,以弹琵琶为生了。</p>
起先常文浩的确肯埋头用功,寒窗苦读许多年,红袖馆的姊妹拿常文浩说趣,都以为他能考上秀才,却没想道常文浩考场连连失意,从此一蹶不振。</p>
渐渐地,他结识了在市井中混着的地痞流氓,与他们互相称兄道弟,混了没几个月,就染上赌瘾。</p>
常文浩好赌,却逢赌必输。</p>
巧灵多年积蓄就这样教他一一败空,加之巧灵也逐渐上了年纪,光阴最是薄情,从来只见新人笑,哪里闻得旧人哭?她琵琶弹得再好,也比不过年轻姑**新鲜,红袖馆的妈妈也一早有了与她解聘的念头。</p>
摆在眼前的事实就是如此,下一堂官司怎么打,就看如何利用、解读这些现成的事实了。</p>
竹里茶阁中。</p>
周通眯着眼睛,狭小又邪气,“怪就怪巧灵倒霉,有这么个弟弟拖着。这回想赢官司还不简单么?”</p>
许世隽磕着瓜子,问道:“怎么说?”</p>
周通道:“巧灵再敢指认你,咱们就按头她一心欺诈钱财,想从你身上捞一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