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新年一过,寒假就以难以想象的速度飞驰而过。</p>
孟缇跟着赵初年把两百公里之内大大小小的地方都逛了个遍。赵初年比孟缇想象的会玩和挑地方,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在短时间内对应城周边环境这么熟悉,某次无意中在他随身携带的书里发现了好几本与导游相关的图书时,她才恍然大悟。</p>
春雪之后,所去之处都人少且极美,孟缇偶尔也能找回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都是在《白雁》里提到的场景。</p>
寒假的时间本来就不长,这样晃晃悠悠地度过,每天都有节目,一眨眼就到了返校的时间。老师总是比学生报到得早,赵初年在应城待了一个星期才提前返回。</p>
孟缇和王熙如则延后回校。回去的一路和来时大不一样,依依不舍,对家的想念,对新学期开学的郁闷,在火车上她跟王熙如都不约而同地感慨:这一回来,大学四年就走到了尽头,同学们也像风筝一样,各自离开了。</p>
回到学校后,两个人一个人回了家,一个人回了宿舍。她离家近一个月,家里早已积了无数灰尘,于是挽着袖子系上围裙,打扫了足足一个下午才略略得到喘息。楼下郑家欢声笑语,开门关门的声音不断传来。她看到宿舍楼到处张灯结彩,才想起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p>
本来一路都不觉得寂寞,此时才觉得四周空荡荡的,她想了想,放弃了擦玻璃的打算,带着应城的许多特产下了楼。</p>
郑家果然非常热闹,来了许多亲戚朋友,客厅里电视声、乐声、打麻将的声音,不一而足,就像这世界上任何一个欢乐圆满的大家庭。大部分亲戚她都是认识的,但也仅仅是认识而已,其他人对她笑着招呼一句“小孟来了”,就又把注意力收回。</p>
这个时候郑宪文才看到她,揉了揉眉心,从麻将桌上抬起头,嘴角一扬,笑意就从眉梢荡漾开,“回来了?什么时候回来的?”</p>
“中午的时候,我打扫屋子忙了一个下午。”</p>
“路上顺利吗?”</p>
“嗯,反正是火车嘛,我基本上都是睡过来的。”答话间孟缇走到他身边看牌,“郑伯伯、柳阿姨呢?”</p>
郑宪文凝神看了她一会儿,她稍微有点旅行的疲倦,但还是容光焕发,想必如同她在电话里所说的,这个寒假过得不错。他略微放了心,随手打掉刚刚摸上来的那张麻将牌,“我妈在厨房做饭,我爸去开学校的新学期发展研讨会去了。”</p>
“啊,”孟缇叫出来,“郑大哥你打错牌了,你的**啊!”</p>
郑宪文一愣,才发现果真如此,摇摇头失笑,“难得赢了一次,居然还把胜利拱手让人。”</p>
郑若声坐在他的另一侧看牌,表现得相当不满,“哥,我不得不说,你的水平真是够差的,你除了送钱还干什么了?”</p>
“话不是这么说的,若声。宪文是这屋子里所有人中收入最高的,他不掏钱难道还让我们这些长辈出血吗?实话说,我今天就是来赢他的钱。”话音一落,对面郑宪文的小姨就推倒了牌,竟然是清一色,她显然也很满意自己的手气,“各位,你们说是不是啊?”</p>
“小姨你手气好,我真是不能不服,”郑宪文笑着站起来,拿出钱包塞给郑若声,“你来替我打吧。”</p>
郑若声依言而行,但还是撇了撇嘴,朝孟缇挥了挥手,对她露出了戏谑的笑容,“阿缇,还是你面子大啊。”</p>
郑宪文一笑,伸手弹了弹妹妹的额头,拉着孟缇坐在沙发上,仔细问起她寒假的见闻,具体过的怎么样等等,关心之情溢于言表。孟缇心情也不错,连忙把抱在怀里的应城特产放下,笑眯眯地说起来,唯独隐去了赵初年来看她这节。</p>
“枉我为你担心了,原来你玩得这么高兴。”郑宪文听完,不痛不痒地得出这个结论。</p>
“我又不是小孩子,”孟缇忍俊不禁,“真的是挺好玩的,尤其是应城古寺,高大雄伟,一千多年了结构基本还在,纯木质结构,连颗钉子都看不到,漂亮得不得了。”</p>
“我在建筑学报上看到过相关的新闻,因为是一则小新闻,没有多留心。”</p>
“肯定的,”孟缇说,“我当时就想,如果郑大哥你在那里,一定会有很多感触的。”</p>
“好,”郑宪文颔首,“什么时候有了空,也去看看。”</p>
牌桌旁一片喧哗,笑语声此起彼伏,听上去好像是郑若声闹了乌龙,多了张牌。两人的谈话被打断,待略静后孟缇站起身来就要告辞。</p>
郑宪文没想到她在快吃饭的时候要走,惊讶地问:“你又打算跑哪里去?晚上就在这里吃饭吧,今天元宵节。”</p>
孟缇摇了摇头,“不了,我已经跟同学们约好了。”</p>
郑宪文无奈,“王熙如?你们俩过了一个寒假还不够?”</p>
“不仅是她,还有系里的同学,七月初我们就毕业了啊,难得今年元宵节大家都来学校了,所以想聚一聚。”</p>
“现在想跟你吃顿饭都这么难,到底是长大了,”郑宪文终于摇摇头,“去吧。”</p>
等的就是这两个字,孟缇犹如拿到了赦命,跟满屋子人打了个招呼才离开了,骑着车直朝女生宿舍奔去。</p>
今年的元宵节比往年迟,擦着二月的尾巴三月的头,气温不复严冬的寒冷,绿芽贴着冬眠的树干长出来。</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晚上跟王熙如一起吃饭时,孟缇忍不住大发感慨,“唉,亲戚多真好,你们家、郑家都是这样的,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好热闹。”</p>
“也还好,各有各的麻烦,”王熙如实事求是,“我们家郁闷的事儿也挺多的。”</p>
“总之比我家好多了。我们家就没什么亲人,我一个姑姑在我记事之前就去世了。”</p>
这件事王熙如倒是前所未闻,“啊,是吗?”</p>
“是啊,好像是病逝的,好像是白血病吧,总之我记不清楚了。”孟缇放下筷子,支着头缓慢地回想和叙述,“我爷爷奶奶是表兄妹,算下来是近亲结婚,所以生的孩子问题不少,得病很可能有遗传的原因。”</p>
王熙如睁大眼睛,“啊?那你呢?”</p>
“我没事,”孟缇见她那么忧心,拍了拍她的肩膀,“我爸妈带我检查过两次,我挺好,没什么可能存在的遗传病因,嗯,我哥也是。到了我们这一辈应该不妨事了。”</p>
“那就好,”王熙如松了口气,“我可不经吓。”</p>
说笑间,两个人从食堂的窗户看出去,满月正悬于天际。白茫茫的月光,静悄悄地泻在地上。</p>
王熙如说:“明天就要上课了啊。”</p>
孟缇说:“嗯。”</p>
两个人都没有再说下去,也就是说,她们在一起的时间,只有最后的半年——不,只有四个月了。</p>
寒假的随意散漫告了一个段落,新学期一开始,自然也就忙了起来,两个人都跟着宋汉章做毕业设计,对她们那样听话又能干的学生而言,任务比起一般学生而言重,课题也相对较难。王熙如更忙一些,她还要忙着申请签证,准备材料等。日子平稳地有秩序地流逝,几个星期飞快而过,就像每一个平凡的时刻。</p>
最好的消息也在三月中旬的某个早上姗姗而来。</p>
孟缇抱着被子,还没睡醒,就被一通电话吵醒了。大清早打电话的除了父母和哥哥,一般而言不会有别人。</p>
打电话的是母亲,向来好脾气、说话都不肯大声的张余和教授此时也非常激动,“小缇,你嫂子生了个儿子。”</p>
“我当姑姑了”这个想法跳入孟缇的脑海,兴奋地“啊”了一声,顿时睡意全消,“啊,多重?母子平安吗?”</p>
张余和在电话那头详细地说着细节,母子平安,显然高兴得不得了。这也难怪,毕竟他们一开始因为孩子胎位不正,起初还不打算要,现在生了个健康的男婴,真是让人高兴。唯一让人遗憾的是,孟缇的嫂子孔文君生产后身体非常虚弱,所以老两口还要在美国多待半年,等她调养好身体。</p>
孟缇握着电话,扑到计算机前开机,“妈,我也想看我侄子啊。妈妈,你去把计算机打开,让我看一看视频嘛。”</p>
“小缇你还是那么急性子,孩子还在医院呢,我是回来做饭的。”张余和的微笑在电话这头也可以感受得到,孟缇仿佛看到了妈妈温暖的笑脸,“一直想跟你说这个,你们大四也没什么课,你的论文指导老师是宋汉章吧?跟他请几天假,过来玩几天吧。”</p>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护照她早就办好了,就是办探亲的签证需要两个星期,孟缇开始思考去美国的可能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