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嫉妒。”荀少师一针见血。</p>
“也不知道谁嫉妒谁。”王叔仁不屑。</p>
“自欺欺人。”荀少师再来。</p>
“哟,会拽文了。”</p>
绵里藏针,正好戳到了荀少师的痛处。</p>
“王元宝,别以为读过几本书就能呼啦上树。年轻时见到你那张小白脸就想揍,现在看到你这张树皮老脸,老子的拳头又痒起来了。”</p>
“武夫,莽汉,君子不屑为伍!”</p>
“君子?少顶着脸皮放屁!外面人不知道,老子还不知道么,你小子贪财、记仇,借你一个铜板都能记到下辈子!”</p>
“还好刀儿跟着我,要是长在你身边,还不知道变成什么样!”</p>
仿若回到当年,太子府里梨花蹁跹,一文一武麦芒对针尖。</p>
这时候总会出现一个青年。</p>
好了好了,两位先生。</p>
丝毫不在意两人的无礼,那人的脸上是毫无芥蒂的微笑。</p>
转眼间梨花已逝,一别经年。</p>
四目相对,那时风华不再,含山衔远垂垂老矣。</p>
“老了。”荀少师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p>
“倒是他从未老过。”王叔仁没有说是谁,可荀少师却很明白。</p>
两人默默了半晌,荀少师先叹了口气。“没想到你还活着。”</p>
“这话也是我想说的。”</p>
圣德帝即位后,不仅是死了几年的五绝,连荀少师都没逃过朝堂暗箭。一夜间,夺去少师、一等爵、震国将军的名号,就此放逐出朝,回家养老。</p>
“老夫原以为,辅佐今上御宇有功,刀儿回京便指日可待,没想到……”荀少师喉头微涩。</p>
“仲华,是我对不起你。”王叔仁低下头。</p>
荀少师摇了摇头,伸手指了指王叔仁的老目,再指了指自己的。“都怪这两双老眼,误将毒蛇当成了骏马,呕心沥血地□□。。”</p>
“仲华一语中的。”王叔仁亦是苦笑摇头,“当年太子请你我教导三皇子,我原以为这孩子即是太子最亲近的弟弟,多少沾染了太子的仁厚,必不会走偏路的,哪知道…哪知道……哎!”</p>
“我早说过三皇子双目不正,可你不信,说什么善教者以不倦之意须迟久之功。若将三皇子教养成才,必能对太子大有助益。</p>
“是我的错,是我的错啊。”面对荀少师的指责,王叔仁俯首认罪。</p>
厌烦地将茶倒掉,荀少师轻车熟路地从塌下取出一坛酒,一人一盏斟得满满。</p>
“如今想来三皇子对太子殿下少有兄弟之情,多为嫉恨之意。从你五绝的灭门,到我将军府的没落,再到先帝政令的废除。元宝你也知道,先帝临朝后期,多是太子监国。不论是收留灾民的流民坊,还是收留鳏寡军属的养济堂,亦或是与江湖人和平相处的惯例,这些都是与民休息的仁政啊。结果呢!”荀少师仰口喝干,重重落下酒盏。</p>
“全被推翻!说什么流民坊如养虎为患,养济堂吃光皇粮,江湖自封盟主有意推翻皇朝,真放他祖宗八代的**!”</p>
“莫要将太子殿下骂进去。”王叔仁瞥他一眼。</p>
荀少师梗了下,方又道:“还有什么攘外必先安内,半年伐蜀三年灭狄,都过了一年了,进川的军队天天在山沟里绕着,军饷大把花着。放着两河灾民不管,倒和那个肥头大耳的穆郡王扛上了。”</p>
杯中酒一口闷,荀少师痛心疾首地拍着王叔仁的瘦肩。“元宝啊,你远走了这么多年不知道,太子殿下监国时留下的底子几乎被先皇败光了,剩下的那点也在这几年被用了个底朝天。”</p>
他象征性地将酒盏翻了个个儿。</p>
“如今京师就是个空架子,富商们十室九空,抄家的银子三分进了皇帝的私房金库,三分进了内阁,三分被百官分刮。”荀少师比出小手指,“只有一分进了户部。”</p>
“糊涂!”王叔仁愤恨摔盏,“君则怎会容许这杀鸡取卵的灭国败招。”</p>
“他?”荀少师嗤笑,“元宝啊,我知道这孩子是你中意的,要不然你也不会留他在朝然后假死遁走,只是人是会变的。”</p>
“皇帝御宇之时提出三年灭狄,老夫第一个反对,老夫就算是武人,当年也听过你和太子商量的十年之计。知道以今日之大魏,举倾国之力也难灭北狄,不如先与民休息,待十年后兵强马壮,国库充盈再挥戈向北。只可惜,皇帝憎恨一切与太子有关的人与事,硬将如此良计说成了偏安苟合的歪理,并以此罪名将老夫放逐出朝。”</p>
鼻尖满是酒气,荀少师站起身。“其实在老夫提出十年之计前,曾请季君则过府商议。当夜他应承得好好,说大殿之上必与老夫合力劝服皇帝,可在嗅出风声后,他却一个字也没说。”</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王叔仁一颤,杯中酒撒出几分。</p>
“元宝啊,你这个徒弟是个权臣的料却没有直臣的心。如果给他一个百废待兴的皇朝让他从头做起,说不定能行,可如今,哼。”荀少师冷哼一声,“碰到了更厉害的角色,他怕是自身难保。”</p>
“仲华。”</p>
荀少师转过身,只见王叔仁放下酒盏,眉目清明地看着他。“拐着弯说话真不是你的性格,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p>
荀少师老目一颤。“元宝……”</p>
“别告诉我,今**请我来只是老友叙情,这话—”王叔仁一顿,“太假。”</p>
“原来老夫也变虚伪了。”荀少师自嘲一笑,而后肃清了双目,“元宝,今日的龙旗你可看清了。”</p>
“是次黄龙旗。”</p>
“不错,圣德快不行了。”荀少师精短道,“是时候还政皇孙了。”</p>
闻言,王叔仁瞪目。</p>
“元宝,当年皇孙是你我合力救出,也是冬至之日,难道你忘了么?”</p>
怎能忘,如何忘?</p>
他还记得从马车的暗格里抱出藏身其中的小小皇孙,那是他最心爱弟子的孩子。</p>
小小的,如猫儿一般。</p>
“大大,这是哪儿?”</p>
太子守礼,让小皇孙称他一声大师傅,可皇孙贪懒便称他为大大。</p>
昔日俊美的玉面已饱经风霜,他摸着皇孙的头。“乖,今后不可再叫大大。”</p>
“那君临要叫大大什么呢?”</p>
“就叫我师傅吧,还有皇孙也不可自称君临。”</p>
“可这是皇爷爷为君临取的名字呀。”</p>
是,这是元宁帝为最心爱的皇孙起的乳名,君临君临,饱含圣意却又催命,这么复杂而又黑暗的朝廷,这个小小的孩子又怎会明白。</p>
看着他纯真清澈的瞳眸,王叔仁心酸道。</p>
“今后你就叫十一,世间再无君临。”</p>
——————————————————————————————————————————</p>
俺的坏习惯,喜欢在更后修改,结果v章不准第二次修改的字数少于第一章,所以就有这段(为了修改的能发上来,凑字数- -),俺错了俺错了,下次一定改完再按更新。</p>
那啥童鞋们多写点字,俺给你们分,当做补偿。</p>
※※※※※※※※※※※※※※※※※※※※</p>
由于太爱这两根曾经水灵的老黄瓜,所以这章有两个副标题。</p>
没想到吧师傅大人以前也是帅锅吧,虽然肉老皮皱,但也有辉煌的过去啊。</p>
哇卡卡卡卡卡</p>
这章码的很快,偶果然适合写这种类型,偶果然是忧国忧民的尼姑啊~~~~~~~~~~~~~~~~~~</p>
翻滚爬下</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