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人是说……抄家?”季君则不可置信地盯着他。</p>
“季大人果然聪明。”</p>
杀鸡取卵,这无异于自毁长城。这老狗,这老狗!</p>
手不可抑制地颤抖着。“首辅大人可知此举的后果。”</p>
“后果?反正‘贼开花’的把戏比比皆是,这次不过是换成几家巨富罢了,又能出什么事,还是说季尚书有更好的法子为皇上分忧?”</p>
说完郑首辅得意一笑,叫来刑部尚书便离开大殿。</p>
“完了!完了!”头发散乱,孙渭嚎啕大哭。</p>
“这可是转机啊,大人。”户部官员纷纷劝慰。</p>
“你们懂什么,懂什么!这回老夫必死,户部必死!老夫要回去交代后事!”</p>
推开众人,孙渭仰面狂笑地跑出大殿。见此,百官皆称孙渭疯了,只有他明白孙渭清楚的很。</p>
大魏开国至今已有百年,由最初的实物为赋,到如今统一以银为税,这便是商贾的胜利。在复杂的帝国税赋血脉中,商贾看似弱者,实际上却掌控者实物与银的交换,尤其是巨富商户。</p>
商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p>
全国这二十一家巨富之所以为巨,不在于钱资家产之盛,而在于通货范围之广。</p>
关于这点,只读农本商**孔孟之道的朝臣们怎会懂?欲将五绝之说斩草除根的今上又岂会用?</p>
陛下啊陛下,如今您该防的不是五绝门人,而是那个将绝天下的老匹夫啊!</p>
想到这他心急如焚,健步如飞地跑向乾清门。</p>
“今日皇上谁也不见。”</p>
“请福公公再通传声。”</p>
“别为难咱家了季大人,皇上正烦着呢。”</p>
“烦着?”他抓住了重点,“内廷有事?”</p>
“哎,可不是,皇长子生病要娘,皇上又不准柳嫔娘娘去看他,现在娘娘正在乾清宫外跪着,求皇上准她母子一见呢。”</p>
说来真是可怜,这位娘娘是两年多前皇帝南下江都时带回来的美人。不仅长得倾国倾城,更重要的是肚子争气一举得男。虽然也有人说柳嫔在江南时嫁过人,皇帝陛下是替人养儿子。可下过江南的太监们都说,皇长子诞于柳嫔侍驾后的第十三个月,若不是哪吒再世,那便是皇上的嫡亲儿子无疑。</p>
只是半年多前,不知柳嫔是怎么得罪了皇上,不但圣宠不再,就连哺育亲子的资格也被剥夺了。</p>
“说来季大人也曾随驾到江都吧。”见季君则沉默颔首,福公公滚了滚眼珠,一副听人是非的模样,“那个中详情,大人可知一二啊。”</p>
柳嫔入宫也算他一手促成,他怎会不知。</p>
原先他是想在后宫放下一粒棋子,却不想这招棋反而害了他。</p>
皇上的宠幸与疏远是同一个理由——余氏家训,江湖秘宝,关于这点柳嫔一直三缄其口。开始时他以为这是柳嫔固宠的手段,可后来才发现可能她根本就不知道。</p>
这个余氏女可能是假的,皇上这样想,便让他秘密去查。但出人意料的是,柳嫔的经历无懈可击,若不是有高人刻意粉饰,就是她的的确确是余氏女。他无可奈何地回禀,却发现帝王的疑心已转移到自己身上。</p>
而这仅是生出君臣嫌隙的第一步,真正导致如今局面的,是他关于治理涝灾的谏言。</p>
臣请陛下准灾民入直隶,在城下建灾民坊,这样一来各地便会效仿京师,灾民非但不会变成动乱的流民,反而会感激陛下的浩荡隆恩。</p>
卿之提议,好像曾有先例。</p>
帝问道,不及他开口,郑首辅便不怀好意地开口。</p>
回禀陛下,此乃敏怀太子之政。</p>
就这一句,这一句话成就了宗室一派的鼎盛,也加速了清流官员的失宠。</p>
想郑铭在官场庸庸碌碌几十年,即便入阁成为首辅靠得也不是他自己的本事,而是赶上皇帝与他季君则制气的当口。原本他是很放心这个平庸首辅的,可这人怎么突然开了天眼,看穿了圣上的心结?</p>
他开始警觉,于是投石问路,举荐郑首辅的外甥徐有图为新任督漕。表面看来是他主动示好,其实他是想借刀杀人,借流民之乱剪除郑首辅在户部的势力。可没想到圣上非但未怪罪徐有图,反而将前任户部尚书下狱。郑首辅也趁机投桃报李,将身为清流领袖的孙渭推上了火山口,然后加柴烹之。</p>
如今想来,这一切若非郑首辅二次长脑,就是有人在幕后指点。</p>
只是这人是谁,又为何会出那种抽抄巨富的烂点子。</p>
思及此季君则眼一凛,转身朝午门走去。</p>
晚上的雨容易延续到白天,而白天的风则容易吹进夜里。</p>
其时已到二更,唤作以往首辅家早已关好宅门,只是今夜不同以往,正门非但开到现在,而且首辅大人还亲自送客。</p>
季君则坐在轿中静静地看着,只见那位贵客一袭蓝衫,身材颀长却不瘦弱,举手投足有着时下文人所未有的肆意之风。</p>
这样的气质他平生仅见,且绝不会认错。</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他眯起眼,只见那人拜别了首辅正要上轿,忽而偏首看来。四目相接的瞬间,他看见那人的眼中透着玩味,而后似笑非笑地向他走来。</p>
“果然是你。”季君则怒道。</p>
站在明暗交接之处,那人轻笑。“怎么,季大人猜到了?”</p>
“全国二十一家巨富,曾在蜀中行商的共八户,其他几家都在此次查抄之列,偏偏少了金陵上官府。”他看到圣旨就已猜到三分。</p>
“季大人此言差矣。”上官意嘴角轻扬,“上官府不再查抄之列并非投机,而是因为我听从了一个朋友的建议,早在一年多前就收回了蜀中的生意。”</p>
“既然如此,你又何到投靠郑铭?”</p>
“投靠?季大人莫要推己及人,我上官意还没那么窝囊。”他睥睨视下,目有讽意。</p>
“你!”季君则恨恨点头,“你当真要助纣为虐?”</p>
“孰为商纣,孰为周武?难道当初大人挟阿匡来勒索上官府,就是正义?还是不惜焚毁师门来换得先帝青睐,就是大德?什么天下什么百姓,季君则你睁大眼看清自己。这条路你走得太久,早已忘记了本性。”</p>
黑瞳淡瞟,了然得让人心惊。“看样子季大人并不服气,好啊你说,在下洗耳恭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