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联谊会起源于西洋,在当时的京城,还算是个新鲜玩意。容闳搞联谊会,因为得到西太后慈禧和北洋大臣李鸿章的支持,去的官员还是比较多的,差不多二百人,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即便不是亲自去,也大多派了代表。李经述便代表父亲李鸿章赶去了京城的容府。</p>

那天天空万里无云,如半颗蓝宝石一般。李经述坐在一辆翠幄青绸车里,进了京城。一路上马车内很闷,李经述满头大汗,加上好奇,忍不住偷偷掀开帘子,偷看外面的城楼和人群。虽然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过京城,火烧圆明园,但北京毕竟是明清两朝的首都,经过将近二十年洋务“中兴”,京城表面上还是一派繁华盛世的景象——街头走卒商贩,不计其数,他们脑袋后面都拖着一条长辫子,丝绸古玩商铺里外熙熙攘攘,不少顾客还是白皮肤、金发碧眼的老外。</p>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马车到了东堂子胡同。那里专门造了一批公寓,分配给各国出使的大臣,容闳作为驻美利坚副大臣,也分了一套大宅子。当时容府在总理衙门的西院,是三进三出的四合院,灰色青砖,红漆大门,门外立两庄严石狮子,门上的金兽头铜环擦得锃亮,铜环上方有繁体楷书的“容府”两个大字。</p>

李经述进到大院里,院内已是人声鼎沸。院子里的槐树开花了,一串串白色的花儿,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味。那里摆了几排方桌,高朋满座,桌面上摆放了炸糕、糖果、荔枝、香蕉,还有茶水、鸡尾酒和古巴咖啡。</p>

李经述穿过汹涌的人潮,迎面碰上两位穿西装、留长辫子的少年,一高一矮。容雪那天穿了一件粉色西洋裙,站在他们旁边。见到李经述,她开心地迎了上来,热情给李经述介绍身边的两位少年:“李公子,高个叫唐绍仪,矮个叫詹天佑。他俩是广东老乡。”</p>

李经述在历史书上早闻他俩的大名,但他们在1879年也就十七八岁左右,还是羞涩的少年,个子不高,皮肤黝黑。李经述的个头随他爹李鸿章,一米八左右,比唐绍仪和詹天佑高了一个头。李经述跟两人一交谈,他们一开口都是“侬好”,粤语口音重。他们两人家境贫苦,但在美国学习很努力,成绩优异,容闳带他们回来做代表,给国内人讲一讲在美国的见闻。</p>

见人到得差不多了,内穿马褂外套西装的容闳站在院子中间搭起的讲台上大喊:“请大家静一静,演讲会马上开始。下面,请詹天佑同学上台讲他在美利坚的见闻。”</p>

院子里逐渐安静下来,少年詹天佑以前没见过这么多大清官员,怯生生走到容闳面前,身子发抖,但一开口,讲起美国的铁路、火车、轮船、印刷厂,就头头是道,他说:“我现在正努力学习,回国后,一定要为中国造出自己的火车和轮船!”</p>

李经述代表的是李鸿章,所以坐在一堆高官旁边,他听到詹天佑说要造出中国的火车和轮船,带头“叫好”,鼓起掌来。没想到身边的人反应都很冷淡。监察御史吴子登从来没见过火车,他站起来问詹天佑:“火车是什么东西,跑不跑得过中国的马车?”</p>

李经述听了这奇怪的问题就想笑,但后来想起李鸿章嘱咐要沉稳,便没吭声。</p>

詹天佑认真回答吴子登说:“火车刚开始跑不过马车,不过现在,一日千里也很正常了。如果铺了铁轨,从广州城到京城,几天时间就能到。”</p>

“啊,一日千里?这火车的速度也太夸张了吧?”在场的官员都为火车的速度惊叹,议论纷纷,有人还问火车到底能装多少人。</p>

就在这时,一位身穿竹布长衫、风姿俊逸的青年官员站起身来,对在场的官员说:“各位大人,我天朝百姓讲究的是安居乐业,不是迫不得已,谁会背井离乡呢?火车在中国断没有什么用处。大家说是吧?”</p>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公子千秋

公子千秋

府天
一场劫火之后,越千秋被草根出身,子孙满堂的越老太爷抱回了家。这个天下有世家,也有自以为清高正确的书生。这个天下有江湖,也有不甘仰朝廷鼻息的门派。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纷争和精彩并存,机遇和风险同在。但在鹰击长空,鱼跃大海之前,越千秋必须得解决自己的地位问题。身为养子,他是该谨小慎微,蛰伏待发,还是活得恣意逍遥,我... 本书关键词:历史军事,穿越,豪门,轻松,越千秋,严诩,萧敬先 《公子千秋》
历史 连载 31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