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裂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像人类这样依靠科技起家,却在基因科学方面建树颇深的种族,即便不是凤毛麟角那么稀少,也不是随处可见,这一次完全就是误打误撞,才想出了人工制造天敌的办法——光盟的其它种族未必想不到这一点,只是缺乏相应的技术能力。</p>

“得了得了,都甭研究这个了。”叶飞说,“别人爱怎么着都是他们的事,咱们把自家屋子上的雪扫干净就完了。”</p>

知道了自己最想知道的结果,叶飞不想再继续打扰下去,又不疼不痒地鼓励了几句之后,和兽医一起出了实验室。</p>

两人又聊了几句,叶飞就匆匆忙忙地回归新源号,带领舰队离开参宿四。</p>

转眼又是两个月的时间过去,时间进入了2229年9月,一号实验室终于拿出了可以投入实战的实验体,叶飞接到报告之后高兴得不得了,亲自安排人手,将这批蝗虫幼体送到远征军,要求远征军尽快将蝗虫投入行星中去,拿到拼合蝗虫的第一手实战资料。</p>

接到命令的远征军不敢怠慢,赶紧选了个还没来得及清理的行星,一股脑地把半数蝗虫幼体全部扔到行星表面充当实验品,</p>

为了保证记录下的资料详实可靠,远征军选择的行星是一颗拥有宜居环境的行星,保证这些小小的蝗虫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命。</p>

至于另一半儿,则拿到一颗真正的荒凉行星扔下去试试看。</p>

眨眼间又是几天过去,远征军的实验汇报终于送到了总部,叶飞没心思看那些枯燥的对比数据,直接看报告最后的结果。</p>

无论宜居星还是没有大气层的荒凉行星环境,蝗虫一号都能立即适应,啃食方面问题也不大,但也出了一点小意外。</p>

宜居星上的实验体出的问题是蝗虫本身不具备强大的防御或者攻击能力,舰队为了看蝗虫一号的表演,事先没有清理行星上的生态系统,结果落地的蝗虫遭到了大量变异生物的围攻,扑到虫柱上没啃几口就在变异生物围攻中全军覆没。</p>

建议提高蝗虫一号的反击能力!</p>

荒凉行星上的情况倒是十分良好,只是蝗虫的数量太少,虫柱又高大的过了分,啃了三天也没啃完一根石柱。</p>

建议下一步必须投放数量更多的蝗虫细体,才能抑制住虫柱的发展。</p>

叶飞二话不说,把实验使用中发现的问题转发参宿四,交给一号实验室来解决。</p>

没过几天,蝗虫一号1.1版新鲜出炉,主要的改进一是在蝗虫的皮肤里添加色素细胞,提高伪装能力;二是加入毒蛛的基因,在两颚之中另外添加了毒牙;</p>

据说一号实验室还想继续给蝗虫一号添加一些富有攻击性的基因,比如加上螳螂的刀臂什么的。</p>

但是兽医力排众议,决定只进行几项最容易实现的改进,其它方面的改进可以慢慢研究,免得耽误事。</p>

改进后的蝗虫一号再次投入战场,虽然战斗力没强多少,使得绝大多数蝗虫都在与本地生物的争斗中死亡,但是蝗虫一号身上的毒素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毒死了一大批保护虫柱的本地生物。</p>

剩余的蝗虫扑在虫柱上大快朵颐,没用多长时间,就开始繁育下一代,半个月之后,庞大的飞蝗群席卷整个行星,所到之处,将所有的植物啃食一空,哪怕因此而丧命也在所不惜。</p>

这个结果令叶飞十分满意,立即命令加强蝗虫一号的培育力度,尽快将更多的蝗虫投入战场。</p>

为此,叶飞准备把几个培育生物战舰的资源行星,全部改成培育蝗虫一号的基地。</p>

然而就在叶飞摩拳擦掌,紧锣密鼓的时候,意外却再次发生。</p>

</p>

科幻未来推荐阅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