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凄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黎明时分,天空中才出现一丝朝霞,寂静的青州城便活动起来。</p>

城内,赵军诸多将校,指挥着一队队新卒登上城墙,王彦也套上一件轻甲,带着护卫,来到城楼上。</p>

能否守住青州,就看今天一战了。</p>

今过昨夜的商量,青州大族迫于赵应元的压力,同意派遣族中子弟上城作战,他们的加入,使得守城的大军达到六千余人。</p>

只是随着人马增多,城内的器械却显得有些不足,大明朝军制,两分习刀矛,六分习弓弩,两分习火器,可如今青州城内弓弩却只有两千张,还不占大军的四成,火气更是少的可怜,只有鸟统一百五十杆,而且火药奇缺,这对守城的赵军十分不利。</p>

不过好在清军来的甚急,多是轻装疾行,昨日并没有看见火炮和大批火器入营,只要顶住了清军今天的猛攻,让新卒们见了血,赵应元便有了一只历经战火的可战之兵,再加上城内上万青壮,胜负将尚未可知。</p>

城外,清军大营也随着早晨的第一丝朝霞,活动起来,大批绿营兵涌出营盘,将附近树林里的巨木一根根放倒,而后做成攻城的云梯,撞城车,攻守双方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着最后准备。</p>

时间慢慢流逝,一架架云梯和撞城车,被随军的匠人打造出来,而守卫青州的赵军也终于迎来了这即将面对的最后时刻。</p>

此时太阳已经移至当空,给十月的山东大地带来无限温暖,可守城的士卒却无暇体验它的美好,一个个紧张的流出汗来。</p>

“呜呜~”</p>

绵延不觉的号角声响起,一阵阵肃杀之气从清军大营中蔓延而出,使得天地一片肃然。</p>

伴随着号角和有节奏的鼓点,一队队扛着云梯,推着撞城车,打着绿旗的绿营兵鱼贯而出,足有一万之众。紧随其后的便是李率泰的汉军正蓝旗四千五百名人马,最后出场的则是和托的一千五百人的满洲镶黄精锐。</p>

“哄~哄~哄~”</p>

一阵阵整齐的脚步声和马蹄声,震耳欲聋,城下清军出了大营,一步步向青州压来,如排山倒海一般。</p>

王彦与赵应元等人站在城头,注视清军的行动,城楼上赵军的战鼓也随着清军的移动,而有节奏的响起,鼓舞着城上士卒的士气。</p>

这些鼓点仿佛每一下都敲打王彦心头,使他情不自禁的握紧了挂在腰间的佩剑。</p>

随着清军慢慢逼近,巨大的压力不断冲击着守军的心灵,赵军将校只得在城上来回奔走,大声疾呼着赵应元的军令。</p>

“清军即将攻城,众军不许慌乱!”</p>

“东张西望,临阵抛弃军器者,斩!”</p>

“士卒各归本位,临阵脱逃者,不听号令者,立斩不赦!”</p>

一股股紧张之气,在将校的疾呼声中,迅速在城上蔓延,而清军也终于在离城五百步之处停了下来。</p>

两万清军在青州城下摆好阵势,绿营居前,两旗在后,盔甲鲜明,刀枪林立,旌旗蔽日,散发着阵阵杀气。</p>

城上的新卒,见此却多已脸色煞白,有甚者,整个身体都情不自禁的颤抖起来。</p>

岳武穆曾说过,上得阵,手里拿得住枪,口里还有唾沫的,就是好兵了,而城上新卒还为开战,胆寒者却已经不在少数。</p>

这就是久经沙场的老卒,与普通人的区别吧!</p>

观清军气势,王彦心中不由一暗,虽然不愿意承认,可与之相比,城上的赵军无疑弱上太多。面对城下数万清军散发的阵阵杀气,整个青州城仿佛怒海小舟般,危如累卵。</p>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三国之蜀汉再来

三国之蜀汉再来

十月常长长
成为刘备未夭折的长子,比刘禅大17岁的刘晓盘算着怎么好好利用这时间差,给便宜老爹谋福利,给老刘家打基础。... 本书关键词:历史军事,刘晓,关银屏,诸葛亮,孙尚香 《三国之蜀汉再来》
历史 完结 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