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的碧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皇甫东照看了看〈北京〉牌大号饭盒中的菜肴,品种虽不多,但质量好、菜码大。--那个荤菜,在鲁村只有逢年过节改善伙食的时侯才能见到。东照对父亲身体健康的物质保障,放心了。</p>
饭后,父子两人沿着干校红墙外的林阴路边走边谈。</p>
父亲说:“东照啊,我不是有世袭领地的爵爷,也不是有亿万家财的资本家,没有任何遗产可以给你留下。</p>
“我是一个读了几本书的小知识分子。因为我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早点,当时的知识分子又少,所以较比受重视。但因我是个从旧中国过来的人,孔孟的东西看得多点,思想认识经常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每次的**运动,我的思想深处都被促动。所以,在**党的思想改造、再教育的政策下,我尽量的提高思想觉悟。</p>
“因为自己不是工农出身的干部,所以我平时抱着勤勤恳恳做事、老老实实作人的宗旨,小心又小心,勤勉又勤勉。唯恐丝豪的懈怠被批评,但怕丁点的差错误了差事。战战兢兢、兢兢业业的干了大半辈子。回首过去,虽说没有什么大的建树,但也总算是干了些实际工作,无愧于党的事业,无愧于父老乡亲们。随着年龄、资历的增长,也逐渐得到了升迁。因为谨慎、小心,所以没经受什么大的风浪、波折。成立革命委员会的时侯,可能就是看中了我的谨慎、务实,把我结合了进去。”</p>
东照说:“革命委员会也需要干实际工作的人。”</p>
父亲叹了口气,说:“但是,因为我没有背景,坐不稳椅子呀。在不需要的时侯,我就被一脚踢开,送到干校来了。--让贤啦!”</p>
东照也陪了一声深深的叹息。</p>
父亲看着东照说:“儿子,我之所以罗罗嗦嗦的对你说了这么多,是因为对你不放心;我想告诉你的是,你与那些家庭成份好、根红苗正的人不能比,你跟那些有政界背景的人更不能比。在这场**的**运动中,父母本人都‘泥普萨过河--自身难保’,根本没能力给你任何庇阴。你没有救世主,也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能靠你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再说,假使家里有万贯家财传给你,也没有万世不坏的基业。‘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崇祯在煤山**前,亲自手刃自己的亲生女儿时,悲愤的哭嚎:‘汝为何生于帝王之家?!’这句话所包含的深邃哲理应令后人深省。创业难,守业更难!如果子女是刘阿斗类的庸碌俗物,父母留给他的荣华富贵,不是爱,反是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