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后的结果是, 三分之二的同学同意群体参加诗朗诵。既然是群体参加的活动,自然要群体参与。张晓找了个自习的时间, 招呼了全班的班委讨论诗朗诵的事儿。</p>
张晓往墙边一靠, 看着班上的各位“骨干”,说:“大家给个主意吧。”</p>
之所以让张晓当文艺委员, 也是因为他够文艺。气质斯文,古筝琵琶样样都会,他都没什么主意, 其他人也没什么主意。</p>
安歌看着大家面面相觑,她也抬头看了一眼,又低下了头。</p>
“群体诗朗诵, 人多力量大, 不如就挑几首气势磅礴的诗词,这种朗诵起来有气势, 老师也爱听。”班长先带头发言。</p>
“有气势的还不就那几首, 《将进酒》、《赤壁怀古》之类的,到时候肯定跟别的班级撞。”倪南说。</p>
“那你给个主意吧。”班长刚一说, 就被他打断了, 就回头看着他, 把烫手山芋扔给了他。</p>
“咱们表演情景剧吧。”倪南看来心中早有主意, 班长一抛过来他就笑着接住了。</p>
安歌问道:“什么情景剧?”</p>
倪南看了安歌一眼,笑着说:“不算情景剧, 就是找几首比较有画面感的诗词, 古色古香地把这首诗歌给演出来。”</p>
“这个有点费事啊。”张晓说:“要借道具, 要买服装,还有演员排练……本来大家期中考试前时间都挺紧张的。我当然是没问题,不晓得其他人。”</p>
张晓说着看了一圈周围的人,周围的人都没吭声。</p>
“选几个需要角色少的。”倪南笑着说,“比如……”</p>
安歌说:“《回乡偶书》”</p>
安歌一说完,倪南就冲她挤了挤眼,笑嘻嘻地说:“这首人太少,而且道具需要的也少,干巴巴的。”</p>
既然倪南这么说,肯定心里有底。安歌看着他,果然,倪南数着手指头将诗歌背了出来。</p>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雨纷纷咱们学校礼堂LED屏幕可以直接GIF动图,行人也不需要演,只需要穿着古装打着伞匆匆而过就行。主角就两个,一个‘我’,一个牧童,还有一个道具牛。”</p>
被倪南这么一拆解,几个人纷纷表示不错,毕竟诗歌短,大家也好背。</p>
“那演员怎么安排?”班长问道,“还有,道具……‘杏花村’的布标,还有牧童的牛,还有大家的服装……”</p>
“演员的话……”倪南思索了一下,扭头问站在一边安静如鸡的安歌,“你想演什么?”</p>
安歌:“……”</p>
我什么都不想演!</p>
“角色这么少,征询下大家的意见,让有表现意愿的同学来演吧。”安歌推让道。</p>
“行,那你就演牧童吧。牛最难演,我演牛。”倪南敲板。</p>
安歌:“……”</p>
有一米七的牧童吗?</p>
“安歌没有意见吧?”张晓看了看安歌,问道。</p>
“行。”安歌说,“但我怕有违和感。”</p>
“我不是更有违和感吗?有我这么帅的牛嘛?”倪南笑嘻嘻地说。</p>
安歌:“……”</p>
是你自己硬要演的,赖谁?</p>
最后,角色全部敲定,安歌演牧童,倪南演牛,张晓演“我”,还有一些群演,从班里另外选拔。</p>
“那我和安歌就负责道具了,牛,布标,还有杏花酒酒坛和喝酒的杯子之类的,你们几个负责服装吧。”倪南将安歌拉到一边,拍了拍她的肩膀说。</p>
安歌被安排着一切,后来已经被倪南牵着鼻子走了。她虽然点头同意,但她全然不知道要去哪儿买那些道具。不过,和倪南分到一起,确实是最好的。她跟其他同学不一定相处的来。</p>
几个人商讨好后,刚准备回教室,七班的教室门突然开了,丁旖走了出来。看到几个人在那里,问倪南:“你们在这干什么呢?”</p>
“商量诗朗诵比赛的事儿。”倪南说道。</p>
在场这些人,都知道丁旖高冷,陆续往办公室走。虽然一起去归亚玩儿了几天,但安歌明白丁旖和她不是很熟,也准备往教室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