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州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砰!”</p>

“荒谬!荒谬至极!”</p>

“部堂大人,您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此等玷污士林清誉的事情发生啊!”</p>

“对!夏部堂,我等欲联名上书,向皇上请愿,如果能得您首肯,必能一举建功!”</p>

刘同寿修商史之事,在士林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大多数都是反对的声音,特别是清流中,固守传统的那些人,更是义愤填膺,无法自已。</p>

夏言与张孚敬争权,两人的关系和后世的在野、执政两党有些类似,而夏言确实也很看重名声,隐隐有了清流领袖的气派。</p>

在政争时,多了一帮摇旗呐喊,帮腔作势的喽啰固然很爽,但麻烦也是存在的,清流的诉求其实也不少,比如维护旧制,保护传统这些事,都被清流视为己任。</p>

群情汹汹,他这个领袖也难以置身事外,正应了一句俗语:出来混,不能光拿好处,总是要还的。</p>

看着面前咋咋呼呼的这一群人,夏言面沉如水,心里急速思考着,要筹谋出一个完全之策来。</p>

响应众望,领衔上疏?肯定不行啊!反对张孚敬不是目的,而是将其推下台的手段,眼见大局已定,现在应该是展示宰相气度的时候,还跟以前一样,整天反对这,反对那,又怎能让皇上和朝廷看到自己治政的能力和胸怀?</p>

夏言可不打算将从前的角色进行到底。</p>

然而,不答应的话,也不是个事儿。清流的愤怒和不满终究是要宣泄出来的,要知道,他们已经憋了很久了,从小道士参加会试就已开始。夏言如果不答应,那这股洪流很可能会转向,把他自己给淹没了。</p>

夏言一脸凝重的说道:“事关重大,还当从长计议……”</p>

他想着先观望一下,至少看清楚宫中的风向再说。</p>

“夏部堂,莫非您这样的刚正不阿之人,也屈从于那幸进之徒的**威之下了吗?社稷不幸,天下何辜啊!”话还没说完,就被一声悲呼给打断了,发声之人也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就是一顶大帽子扣上来。</p>

意识流,在清流之中很有市场,引起了众多的共鸣,一阵吵嚷声中,夏言的立场迅速向刘同寿靠拢。天地良心,老夏一共只说了半句话,不过,谁让他面前的这些人是清流呢?党同伐异,本就是他们最拿手的。</p>

“朝廷规制,自有成法可依,张大人,既然你口口声声要匡扶社稷,不如,就由你率先上疏,本官和诸位同僚随后跟进如何?”夏尚书也是清流出身的,自然不会被这种小场面吓倒,他直接找上了出言之人,反将了对方一军。</p>

弹劾刘同寿,和皇帝的老爹不同,不会引起当初大礼仪那样的反弹。就算上疏的人多,但法不责众,皇帝也不可能治所有人的罪,率先出头,以及言辞最激烈之人,才是最危险的。</p>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

悬空望雨
穿越黑暗混乱的明末……气候严酷,干旱、洪涝、严寒轮流执掌大地!朝廷腐朽,官僚资本与土豪劣绅不断侵蚀着国家根基!灾民无数,流寇丛生!各路闯王逐渐发迹崛起!建州女真,国运正盛!虎踞关外,静待那“去其枝叶,弱其主干”的丰收之时!**群起,妖惑民众,残忍暴虐!在这一片险恶当中,又当如何自处?避世深山,亦或者投靠他人做那鹰犬... 本书关键词:历史军事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
历史 连载 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