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梦回大唐(结局) (第1/3页)
默默的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在吐蕃、南诏、渤海等小国开始出兵攻唐, 各地的战火开始蔓延, 大唐君臣正焦头烂额的时候, 他们突然收到一个消息──反贼安禄山急病去世, 临终之前命嫡长子安庆绪继承他的位置。</p>
没错!是长子安庆绪, 因为真正的长子安庆宗在安禄山刚起兵时, 就已经被暴怒的唐玄宗派人前去咔嚓了。</p>
对于这个消息,大唐君臣非常窃喜, 接受良好。</p>
安禄山身上的疽痈之疾经唐玄宗几次赐下华清池洗浴后,早已是人尽皆知,兼之听说他前阵子被刺客所伤, 病重或伤重不治而亡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p>
然而, 这个消息却炸得安系高层们个个一脸懵逼, 几乎不能言语, 心里各种阴谋论横飞。</p>
安系一众高层有谁不知道诸子之中, 主公安禄山最不喜的就是安庆绪此子。不好说经人质事件后,残废的安庆绪已经彻底被他厌弃, 单说从庆恩公子取代安庆绪, 成为新一任狼牙军统领一事,明显就是主公为庆恩公子日后上位而铺路了!</p>
主公之前是被人行刺,但顶着伤势还可以亲临八仙楼跟高力士讨价还价大半天, 哪里会突然伤势恶化得那么严重,连手下高层都来不及召集托孤, 就这样凉凉了!?怕不是安庆绪他……</p>
不过, 大家虽然把真相想得七七八八, 但没有一个人说出来的。</p>
主公安禄山的位置就目前来看可以接任的人选只有三个──嫡子安庆绪、爱子安庆恩、义弟令狐伤。这三个人选里面,令狐伤其实是希望最大,也最能服众的,但无奈的是他大概算是自动弃权的了。他就连商量谋反大计都不发一言,如果不是因为主公恐怕也乐得一人纵横漠北。而且在主公的病逝的消息传出后,他就已经带着徒弟苏曼莎离开了范阳城,听线报说有人在漠北的大漠深处见过他们出现,恐怕也不会回来的了。</p>
而爱子安庆恩,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听说过他是何等的聪明灵俐,通读汉人儒家的书籍,这一点极得他老父亲安禄山的赞赏,但却不太符合安系一众高层的口味。老大啊!我们现在是造反,不是考状元啊!哪怕你是博学鸿儒,精通四书五经,但也没有鸟用啊!</p>
在令狐伤弃权的情况下,与其选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鸡,捧一个有野心能统兵的莽夫上位更符安系一众高层的自身利益。再加上,安庆绪本身在军中的形象可比安庆恩高大得多了,尽管有令狐伤的制衡,但他这些年在军中还是交好了不少将领和发展了不少亲信的。安庆绪的上位,也算得上是众望所归。</p>
因此,安庆绪在秘密联合苏曼莎、李猪儿搞死了可怜的老父亲,顺顺利利的送走得知真相后悲痛欲绝的令狐伤,并派亲信关押段氏、安庆恩母子,平安为老父亲举办完葬礼后,就正式上位接过安系的大旗了。</p>
「你是故意的。」被掳至洛阳天策府的徐归道满脸苍白,直直的瞪视着冯子芝。</p>
故意挑起安禄山父子的不和,引导安庆绪弒父;故意纵容安禄山起兵反唐,让有异心的各小国和外族自动跳出来。</p>
「是啊!」冯子芝尝了一口甘草蘑菇茶,大大方方的应下,恨得徐归道牙痒痒的。</p>
朱剑秋坐在二人中间,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最后决定当什么都听不到,装聋子。</p>
「你这手笔可真大啊!为了引出心怀不轨之徒,竟然把陇朔、河西、剑南等地当成诱饵抛出来。且让在下算一算,延年这一手可是坑害了不止三万的唐朝百姓啊!」徐归道冷笑,转眼看向一旁的李承恩等人,差在直接说冯子芝这个杀人凶手害了三万百姓的性命,意图挑拨离间。</p>
冯子芝面不改色,看似完全不在意。</p>
但这下子,容不得朱剑秋继续装聋作哑了。</p>
只见他微微警告地看向徐归道,「师弟,慎言。」现在这里可不是你的范阳城,是东都洛阳天策府。师弟你再这么嚣张下去,要是惹了众怒被揍,师兄身子文弱,可护你不住。</p>
眼见李承恩等人没有半点动摇的意思,自己的挑拨之言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徐归道这才冷哼一声,不再言语。</p>
他这个人一向识时务,在原本的历史上安庆绪杀了安禄山继承皇位,他一样知道前因后果的,但依然没有作声,继续辅助安庆绪,为谋反大业添砖加瓦,尽心尽力。后来见事不可为的时候,更是果断投降,被封为司农卿。</p>
这种搞事分子就最令人讨厌的了!</p>
纯粹是自觉才华绝世或者怀才不遇,于是就去蛊惑别人起兵造反,美滋滋的搞完一波事情,连带坑死不少人,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满腹才干后,见势不妙就立即举起双手投降,完全不给人报仇追究的机会。</p>
真是让人恨不得一拳把他那口洁净的白牙打掉!</p>
「正与邪只在一线之间,有人看见现在的惊慌大乱,也有人看见狠心过后的安逸。现在的大唐表面繁花似锦,然而,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能有几日风光?」</p>
冯子芝仔细分析道:「这几十年来,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被破坏,使得大量百姓失去土地成为流民;前后两代奸相大肆培植党羽,把持朝政,排斥异己,文武之间矛盾日益加剧;在边防设立节度使制度,形成节度使日益强大、尾大不掉、外重内轻的局面。在这个情况之下,就算没有安禄山,也会有完颜禄山、阿史那禄山。」</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徐归道忍不住插嘴,「而大唐周边的各国各族一旦看见以往强大的大唐发生内乱,自然会忍不住想要在大唐身上割下一块肉。」所以,他当初派人四出联络各小国、外族的时候,轻而易举就成功说动了他们。</p>
朱剑秋总结:「如果想要一次过扫清大唐身上的癣疥之疾,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是壁虎断尾。彻底地把所有矛盾引爆并把范围控制在一个可控的地步,在成功割去身上的烂肉之余,不至于伤筋动骨。」</p>
「假若能顺势除去杨国忠等无能之辈,那可真是意外之喜啊!」冯子芝含蓄地说。</p>
杨国忠这些年来仗住杨贵妃的势,在朝堂上公行贿赂,妒贤忌能,骄纵跋扈,不可一世,得罪的人可不只是一个两个。现在,安禄山这反贼打出的清君侧旗号之中,杨国忠的名字可是榜上有名的!对此,日后青史只会记载安禄山此贼纵有不臣之意,但宰相杨国忠这厮是祸害百姓到多么民不聊生的地步,安禄山才会借他为名起兵造反呢!?可以说,杨国忠的名声算是彻底地坏了,即使没有李承恩等人出手弹劾,待事情告一段落后,唐玄宗也会罢免他的宰相之职。</p>
现在杨国忠虽然已经丢官在家思过,但难保他他日复起不会就今日之事报仇的,所以,担心他会报复的人、想要报复他的人、政敌、清流也不会放过现在这个趁他弱拿他命的机会。</p>
什么戴罪立功的,直接把人往前线一抛,刀剑无眼,流矢横飞,谁知刀剑弓箭是从哪边砍过来的…随后再报个英勇殉职就完事了。</p>
没了党首,那些「余孽」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人能逃过清算!</p>
把这些尸位素餐偏偏身居高位的蛀虫搬开后,再升迁一批能臣干吏,重整朝政,治理安民,大唐就又有几十上百年的好日子可以过了。而战后重建所需的大量金银财货,也就可以直接从这群在大唐身上吸了几十年血的蛀虫身上拿,废物利用,算是这群蛀虫为大唐尽忠了。</p>
既然预先打算了那么多,大唐在陇朔、河西、剑南等地恐怕已经早有布置,其他不说,只要出动「神罚」,单就吐蕃、南诏、渤海那些夷狄,只怕立马就得跪在地上求饶了。</p>
徐归道这下子总算是心服口服了。</p>
自己兢兢业业,日以继夜,夜以继日,费尽心血的数十年造反大业就这样被人轻轻巧巧的破了,甚至反被用来清剿蛀虫、威服四夷、削除所有來自四方八面的不和谐之声。</p>
这一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