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静静流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金桂之月,馨香阵阵。</p>
桂花枝叶茂盛,四季常绿,一到金秋,花朵簇簇而放,芳香四溢。</p>
望宋城中秋之夜的那轮明月依然高悬夜空,月光淡然柔和,洒满大地。</p>
按惯例从八月初八至八月十八应是纳西平原载歌载舞,饮酒欢庆丰收和祭拜月亮的日子。</p>
无论是帝王还是民间,“春祭日,秋祭月”是乾坤大地自古以来的重要传统。</p>
在中秋之夜,不分贫富贵**皆会对月焚香跪拜祈祷。尤其是年轻男女。对月,男愿志向得酬、光宗耀祖;女愿美貌如花,觅得良人一生幸福如皓月般圆满。</p>
可如今的望宋城除了士兵外,民居之中空空如也,赏月佳地几无一人。一丝昔日玩月笙歌的影子都没有。</p>
望宋城郊外的圆木山庄,今夜皓月当空,月华如水。</p>
豆豆勉强能下地走动。今年的中秋夜只有她和刘嘉仁等少数几人在圆木山庄一起度过。</p>
她在那日不知死活地对刘奕阳进言乱拼凑起来的“仁者无敌,王者至尊”后,便请求到圆木山庄休养。刘奕阳准了,与她同行的还有刘嘉仁。</p>
按刘奕阳最初的想法和安排,前方局势一旦稳定,刘嘉仁毫无疑问要去前线见识和历练。</p>
可毕竟不是与强大的陈国公开作战。前方战况激烈、暗地里阴谋迭起。刘奕阳暂时允许可怜的刘嘉仁陪着豆豆在圆木山庄待着。</p>
豆豆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置喙的余地,她当然也不会犯傻出声。</p>
刘奕阳让刘嘉仁随她来到圆木山庄她自己都有些吃惊。</p>
圆木山庄里原来的人如今只剩下朱非彦和仅有的二个担任工匠的罪奴。其他人等,豆豆一来就让他们自行选择留下或离去。</p>
工匠们大都想尽早离开同家人团聚,也有坚持要留下来的,豆豆考虑过后,没有同意。她让这些工匠们都离去,令人加倍发给他们银两,同时许诺嘉奖他们每人一百两银子,不过,这一百两银子等他们回家与家人报完平安,团聚些日子后一律到京城庆王府去领。</p>
此番大战后,豆豆知道,刘奕阳早迟肯定要回京城。京中遍布富甲豪户,铺子生意的重心当然要往那边移。</p>
那二个担任工匠职责的罪奴,豆豆带着自己不为人道的私心,她派出其中一人让士兵立刻送他上京,途中不得有丝毫耽搁。她留下其中一人在圆木山庄。</p>
她私下计算着牛鸿浩等人的脚程,她要尽快和牛鸿浩联系上。</p>
豆豆前世的父母曾教过她,做事要有始有终。自己的责任要自己承担。</p>
罪奴参战的事情是她搞出来的,自然该她捡底。</p>
那些参战后侥幸活下的罪奴通通被她带来了圆木山庄,对他们中间的那两个女性罪奴,豆豆更多了几分照顾。</p>
至于本就是她名下的罪奴,上了城墙活下来的只有两个,一个如今半死不活地躺在床上,一个非常幸运没有受多大的伤。这个幸运儿就是之前装醉汉调查望宋城中神秘宅子的那人。</p>
豆豆本想派他上京去牛鸿浩联系上,她思前想后,最终决定派罪奴工匠中的一人去。她交待给这人的话其他人听来没什么,带的信也平常,可牛鸿浩自然会知道其中的奥妙。</p>
曾疯子舍不得自己的琉璃实验室,一直不肯离开。今夜同朱非彦一起陪着豆豆和刘嘉仁过中秋。</p>
不过大家似乎都没什么心情赏月,豆豆强打精神说了几句之后,自觉无意,她甚至连事前想给刘嘉仁讲的月之传说也给忘了。</p>
他们不久便散去。空留皓月当空。</p>
时间一天天过去,豆豆的身体也一天天恢复起来。</p>
刘嘉仁依然噩梦连连,豆豆有时候得整夜陪着他,后来索性像抱小猴子一样抱着小刘嘉仁入睡。</p>
这刘嘉仁意志非常,他夜夜坚持自己入睡,不让豆豆陪着,可半夜噩梦惊醒他就钻进赶来的豆豆怀中,再不放开。早起晨练时,他从豆豆温暖安全的怀抱中醒来也不吃惊。</p>
豆豆很佩服刘嘉仁的意志,对他的这种怪异行为也不多言。她从刘嘉仁那里得知他这段时间几乎一直在坚持晨练和学业。他的随身武师和夫子都跟来了圆木山庄。</p>
豆豆对大梁皇室对子孙后代的严格培养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惊讶。</p>
豆豆非常不赞同,她觉得对一个孩子而言,这太**和太扭曲。无论她心里怎么否定,实际上,即便对刘嘉仁她也没有表达过自己对此事的真实意思。</p>
她本以为自己迫于无奈下对小猴子的早熟教育已经非常地过分,可她没想到同刘嘉仁的遭遇比起来,自己宝贝所受的一切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p>
她那从前凭着前世的记忆和现代定性的结论与所有现代人一样简单而直接地认定古代上位者根本无情、毫无人性的观念如今因为刘奕阳、刘嘉仁的关系,所有的直观感觉如同巨浪般冲击着她前世惯性的认知。</p>
在这个问题上,她开始感到有些茫然,对掌握绝对权力的上位者们即是加害者又是受害者的念头挥之不去。</p>
但一如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一样,豆豆虽然心中有了波澜,可异常成熟的她即便对此有了深深的同情和理解,她心中依然旗帜鲜明地坚决不赞同。</p>
豆豆如是想,可她忘了她自己个性上坚韧的小强和草根特质,她的行为其实已经渐渐融入了乾坤大地,早已开始适应这里在她看来毫无人性的合理与不合理、公平与不公平。她的行为不由自主地在实际行动上向乾坤大地逐渐靠拢。</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按道理,为着他人的安全,她该送自己名下的罪奴去安全的地方,一如她对牛鸿浩的交待。同时她对这些人只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自以为对他们好地进行安排,从未曾真正尊重过他们的意愿。</p>
这样讲,对豆豆也不太公平。她也曾试图尊重他们,然而她发现她这是在给自己找罪受。牛鸿浩这样的人还好,很多家里世代都是罪奴的人他们的思维已经定性,而且做过了头,风险很大。</p>
同时她也发现,有的罪奴心理问题非常严重,只要时局变化,她完全相信这些平时温顺的罪奴立刻就会变成杀人不眨眼的侩子手。</p>
随着对世事的了解和实际的生活,豆豆的某些道德底线原则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p>
豆豆对前世现代所养成的关于人权定义这个普世价值理论事实上的自觉行为,如今已渐行渐远。</p>
乾坤大地的罪奴被主家的绝对人身所有,豆豆也不能超然。她甚至不能在人前过分地优待他们。</p>
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后,豆豆身体已经完全恢复了。</p>
刘奕阳这厮的身体材料貌似特别精工定做的一样,在府邸疗一段时间伤后,他人还不能起身骑马就不顾曾大夫等人的极力劝阻,迫不及待地带着公孙仪等人赶往前线。</p>
豆豆身体康复没多久,刘嘉仁被接往前线。</p>
大梁的军队和陈国的军队在大梁“攻下”宋国京城康城后,在芦洲城正式对恃。此时的陈国军队身着陈国军服,威风凛凛,旌旗飘飘。</p>
宋国京城康城里发生的“宋宫惨案”为乾坤大地留下了千古的历史谜团。</p>
世代人心认定的结论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无法写进正式的史书结论。后世的史学家们只好在其后注释,把这个众人心中和大多数历史学家们心里认定的历史结论以“传言”或野史的方式流传下来。乾坤大地历代的文人、小说家们对此更是渲染得异常厉害。</p>
毫无疑问的是,除望宋城之战外,芦洲城陈梁二国的对恃和后来两方令人大跌眼镜地达成的撤军协议让后世的人们浮想联翩。</p>
局势安定后,乾坤大地国与国之间的联盟开始大洗牌,不过这种洗牌的方式让陈梁两国伤透了脑筋。</p>
“宋宫惨案”是促使乾坤大地诸国联盟大洗牌最直接的因素。而令后世史学家惊诧的不是此事,而是宋国居然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一直延续了下来。虽然它之后真正的独立是在近二百年后彻底摆脱梁国的控制之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