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十三章</p>
不悔</p>
叶丹歌微微一愣,却随即就无声地笑了起来,从容地再一次躬身行了一礼,不紧不慢道:</p>
“有情皆苦,盖因无明①,世间杀伐皆在人心,并不因刀剑的多少而增减。家师曾言,剑无不同,只因御其之人不同而异,用剑之人当知非剑御人,而是人御剑,为善为恶,皆在人心。大师慈悲,丹歌却不过一介俗人,爱剑成痴,所以铸剑;欲回护想回护之人,所以执剑——以杀止杀,虽不知对错,但求于心无愧。若有人持我所铸之剑行不义之事,我亦绝不会袖手旁观。”</p>
“我剑下亡魂无数,夜半无人之时也曾扪心自问,然——”叶丹歌说到这里,顿了顿,脸上的笑意越发平静,一脸坦然地和缘空对视,而后缓缓道,“自问平生未尝错杀一人,他日若因杀业缠身,生前不得善终、死后堕入地狱,我亦无愧无悔,绝无怨怼。”</p>
当年长安城下的一场战乱,她杀了多少人,自己也早已记不清了。那些叛军都该死吗?她不知道,他们也是和她一样的生命,他们也有家人、也有朋友,他们也只是听命行事……但她必须杀他们,半点犹豫和手软都不能有——若是不杀他们,大唐江山顷刻间就会倾颓、城内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也许再也看不到第二日的黎明……</p>
她不悔,也无愧。</p>
叶孤城正站在叶丹歌的身侧,垂眸侧过头,入目就是她的侧脸——五官精致,眉目秀美,顾盼间却带着一种女子身上少见的英气,目光清亮从容,眼底满是坦然和坚定,说完后,就这么静静地看着对面的老和尚,没有半分不安和忐忑。她今日分明没有带剑,但不知为何,他竟好像从她身上感觉到了一丝凛然的剑意,莫名地有些移不开目光。</p>
叶孤城的眼神暗了暗,却是索性就这么看着她,淡漠的目光中却是隐隐透出了几分意外和欣赏——好一个无悔无愧,绝无怨怼。</p>
老和尚似乎是没有想到叶丹歌会这样回答,当下就是一怔,旋即却终于是回过神来,捋着胡子一边笑,一边伸手指向泉水,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如此,倒是我看不破了。施主虽是女子,胸中一腔浩然之气却实在令人心生敬佩,老衲先前多有冒犯,还望见谅。叶施主,请。”</p>
……</p>
“自问平生未尝错杀一人,他日若因杀业缠身,生前不得善终、死后堕入地狱,我亦无愧无悔,绝无怨怼。”杏黄衣衫的少女声音软糯,目光灼灼,满是从容和坦然,周身竟似是隐隐放出一种光华来,令人目眩,却半刻也移不开眼睛。</p>
叶孤城就这么神色淡淡地看着她,看她双手合十,向着老和尚再次躬身行了一礼,道了一声“大师谬赞”,看着她拎着木桶转过身去,装了满满一桶清泉,再看着她提着水走回自己身边,仰起头笑着看自己:“城主,诸事已毕,我们回家可好?”</p>
叶孤城点了点头,和她一起往回走,仍旧上了来时的那艘画舫。叶丹歌抱着早晨未曾吃完的那半盒糕点,才吃了几口却又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放下盒子,不知从船上的哪里找出了一套茶具来——临走时缘空送了些大慈寺自制的茶叶,叶丹歌点了炉火煮了泉水,不紧不慢地将茶叶投进了杯中……</p>
叶丹歌倒了两杯茶,把其中一杯递给了叶孤城,自己捧着另一杯低头喝了一口,很快就勾了嘴角,而后拿起一块糕点咬了一口,再喝一口茶——这一回,却是连眼睛都完成了月牙,几乎要看不见了,满脸的都是愉悦和心满意足。</p>
就着茶三两口吃掉了手里的糕点,叶丹歌难得有些不顾形象地舔了舔手指,而后又从盒子里拿了一块,正要吃,却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顿了顿,仰头看向叶孤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