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鞋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往年怕晒黑的小姐们今年齐齐抱怨晒不黑, 从早到晚,能在外晒太阳就绝不进屋藏着,为此城中小姐兴起了办晒太阳宴会,搬数张凉榻搁置在太阳下, 邀请好友一起晒,务必让脸颊黑得均匀,黑得自然。</p>
效果如何不知,倒是城中各大医馆的大夫今年格外忙碌, 一会儿东街的张小姐晕了,一会儿西街的李小姐中暑了,托小姐们的福,清热类的药材卖得非常好, 好到令人哄抢的地步。</p>
医馆掌柜整日笑得合不拢嘴, 与对街生意不景气的胭脂铺子里掌柜相比, 犹如面前摆着山珍海味的胖子和碗里搁着小块冷面馒头的瘦子,差距不要太明显。</p>
又过了几日, 城中大大小小的胭脂铺关了许多, 随之而起的是医馆, 大街小巷的医馆随处可见,人们发现, 有些打着医馆的旗号,里边并没有大夫, 一问, 掌柜的十分硬气, 我们不看病只卖药材,只卖医治中暑的药材。</p>
人们明白了,老板是顺应形势,专挣小姐们的钱呢,和卖胭脂没什么分别。</p>
在医馆明里暗里抢生意的期间,北阁也和晋江阁暗中较劲,明瑞侯夫人进宫求见太后,请工部修建独属北阁演戏的阁楼,写话本子,说书,唱曲,演戏,样样不落下,甚至还打出‘我们不花任何人的钱,倒贴一千两银子’请众位爱看话本子的人帮忙投票选出月度最佳话本子,若是你投的话本子最终成为月度最佳,所有投了话本子票数的人抽签决定谁获得一千两奖励。</p>
消息传开,城中老老少少皆沸腾了,一千两,看话本子还能有钱拿,再有不敢有人说看话本子是沉迷幻想不务正业了。</p>
不得不说,北阁以‘一千两’的噱头,将晋江阁的名气都压制住了,卢氏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尤其她听说,太后让工部尚书进宫,北阁的阁楼不日开始动工。</p>
届时,晋江阁的生意恐会一落千丈。</p>
“侯夫人,北阁姑娘们演技远远不如咱晋江阁,但她们太会来事了,我们不反击的话,用不了多久人们心中就只记得北阁了。”卢氏端着茶,急得快原地打转了。</p>
北阁姑娘们演戏那天,城中许多人都前去捧场了,要不是云生院找不到比晋江阁宏伟的阁楼,客人估计不会比晋江阁少。</p>
“北阁姑娘有出息说明傅蓉慧调.教有方,能找着事情做总比混日子强,你也别着急,喝杯茶,凉快凉快。”夏姜芙正摊着手,让秋翠给她涂抹丹蔻,脸上露出明媚的笑来,似乎对卢氏说的话毫不在意。</p>
卢氏忍不住叹气,夏姜芙这病到底什么时候才好啊,晋江阁的地位岌岌可危,姑娘们都没法静下心来写话本子了。</p>
约莫被卢氏愁眉不展的叹气声感染,夏姜芙总算问了句,“我与明瑞侯夫人打过交道,她有才华不假,可这接二连三的动作,不像是她的手笔,她是不是请了军师?”</p>
“可不就是?”夏姜芙能想到这,可见还是重视的,卢氏啜了口茶,“张家来京后,张夫人时常去明瑞侯府走动,听说张夫人与明夫人以前是闺中好友,我猜测啊,北阁这些动静,恐怕都是张夫人在背后谋划的。”</p>
她偷偷派人打听过,奈何傅蓉慧早敲打过下人,她的人什么都打听不到,明瑞侯府上上下下口风甚是严实,包括追随傅蓉慧的几位侍郎夫人皆不肯透露半句,她心里才越来越觉得不对劲。</p>
同处云生院,南阁北阁的情况多少了解些,顺亲王妃接管南阁是想有番大动作的,奈何王府出事,南阁的事儿便被搁置了,而北阁日日训练,并未传出什么消息。</p>
猛地在京里投下这么大个雷,如何不让她心惊。</p>
卢氏想着夏姜芙在宫里住了时日,不知道张家的事,就将张家有几口人,祖籍是哪儿的,事无巨细的和夏姜芙说了,自然没错过张栋任鸿鹄书院夫子一事,包括张栋女儿张娴敏,她介绍得清清楚楚。</p>
张栋此人胆小,府里大小事皆由张夫人作主,张娴敏性子随张夫人,仗着从小学了些功夫就不爱和同龄姑娘往来,所以张娴敏没什么朋友,听说进京后请了个师傅专心跟着练武,不怎么外出。</p>
劲敌出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故而卢氏在张府下足了功夫,哪怕张府多只老鼠她下一刻就能收到消息。</p>
夏姜芙担心她口渴,虚扶了扶杯,卢氏瞬时抿了口,不歇气的继续道,“张栋家世清白,又剿匪有功,张夫人性情圆滑,面面俱到,这些日子结交了不少夫人,我们怎么办?”</p>
“叮嘱姑娘们,约束好自己,以前怎么过还怎么过,千万别因为他人乱了自己的日子。”夏姜芙的左手涂好了,她偏头吹了吹,五指纤纤,红白泾渭分明,霎是好看,她垂眼看向卢氏的手,“这是刚研制的丹蔻,不易掉色,你要不要试试?”</p>
卢氏哪儿有心思抹什么丹蔻,她只想找个办法挫挫北阁锐气,谁能想到办法,别说抹丹蔻,抹什么她都愿意。</p>
“你啊别想太多了,无论北阁风光与否都不关我们的事,我只希望姑娘们不自怨自艾,不怨天尤人,日子充实,至于其他,由着她们去吧。”夏姜芙满意的欣赏着指甲,宽慰卢氏,“你做生意挣了钱,眼红的人自会追风,真要计较哪儿计较得过来,你先回去,好好安抚姑娘们,小四可是与我说了,近日的话本子略显浮躁,翰林院那边不肯收呢。”</p>
晋江阁写得好的话本子经过翰林院审查可以入翰林院书库,入了翰林院书库可不像在京城流行段时间后慢慢就遭人以往了,一旦入翰林院书库,哪怕历经千百年,它都会存在,传给后人翻阅。</p>
夏姜芙说得云淡风轻,精致的脸上未显半点嫉妒,卢氏不禁愣了愣,认真回味夏姜芙话里的意思,顿时自觉惭愧,晋江阁日进斗金,姑娘们的腰包也鼓鼓的,她习惯了那种日子,反而认为那是理所应当的。</p>
夏姜芙创建晋江阁或许是为了挣钱,但更大部分原因是想为刚从青楼出来对未来一片茫然的姑娘们找到生活的方向,人有了生活的方向,便不会觉得自己整日浑浑噩噩如行尸走肉,夏姜芙是告诉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p>
论见识,她远远不如夏姜芙。</p>
卢氏领会到夏姜芙的意思,整个人轻松不少,再看北阁,已没了压得喘不过气的感觉,茅塞顿开的向夏姜芙道别,“侯夫人的话,我定会如数传达给姑娘们。”</p>
姑娘们遇着夏姜芙,真的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p>
先不说卢氏回到晋江阁将姑娘们召集起来慷慨激昂的鼓励了通,卢氏前脚走,夏姜芙后脚就把顾越白叫了来,打听书铺的情况。</p>
她没和卢氏说谎,她的初衷是姑娘们过得顺遂安康,晋江阁生意如何她真不在意,毕竟生意再好户部要分利,她在意的是书铺收益......</p>
顾越白没有隐瞒,一五一十交代了,书铺生意不如以前好,但话本子的卖得不错,少的是霸王票那部分钱,等北阁书铺开起来,晋江书铺的生意才会真正受到影响。</p>
顾越白怕夏姜芙担心,挑了些好话说,“娘,北阁来势汹汹且太急功近利,我大致翻过北阁姑娘们的话本子,词不达意,逻辑混乱,不值一看。”</p>
“尚书夫人说明瑞侯夫人请了鸿鹄书院里最会写文章的夫子教导,北阁姑娘们慢慢就会好起来的吧。”</p>
顾越白点头。</p>
“我有数了,书铺那边你多留意些,有什么不对的告诉我一声。”</p>
顾越白颔首,想起众人私底下议论的事,他问夏姜芙,“尚书夫人可提了明夫人身边的张夫人?”</p>
据说,北阁有今日成就,离不开张夫人在背后出谋划策。</p>
夏姜芙挑了挑眉,“说了点。你觉得张夫人如何?”术业有专攻,张夫人在御夫上确有几分本事,可夏姜芙却不信她有这个能耐,否则以张栋的年纪早就问鼎内阁了,哪儿会混了多年才混到刑部侍郎,除非张夫人前些年是故意藏拙,那又是为了什么?</p>
“孩儿没见过,应该是阴险狡诈之人。”北阁运作方式完全照搬晋江阁,当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p>
顾越白皱着眉,颇有几分咬牙切齿的意味,夏姜芙好笑,“皱眉头小心皱纹长得快,管好书铺,其他事有娘呢。”</p>
傍晚顾泊远回府,夏姜芙让顾泊远帮她做件事,为妻子效劳,顾泊远甘之如饴,但听夏姜芙说完,顾泊远有些诧异,“你确定?”</p>
“当然了,北阁踩着我儿媳妇往上爬,我总得为自己捞些好处才是。”</p>
夏姜芙说的是北阁以塞婉制造噱头的事儿,顾泊远听说了些,他以为夏姜芙没放在心上呢,“成,明早我就吩咐下去。”</p>
“现在就去,上了年纪忘性大,你可别把我的事儿搞砸了。”</p>
顾泊远摸了摸刮得干干净净的下巴,掉头走了。</p>
北阁声势浩大,排队投票的人排起了长龙,哪怕目不识丁的老太爷老太婆都尽数出动了,一千两对大户人家来说不算什么,可对小老百姓而言,几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钱呢,京城周围县城的百姓们都慕名而来,弄得城里比过节还热闹。</p>
百姓们多了,城里自恃身份的大户人家就不愿凑热闹了,相比话题不断的北阁,晋江阁反而更受他们喜欢,北阁轰轰动动一场接一场,本以为晋江阁多少会沉不住气,结果她们竟跟没事人似的,该做什么做什么,不曾因为北阁崛起就心怀忐忑。</p>
这份从容,令许多人称赞。</p>
于是,在北阁那一千两由七十多岁老妪独得后,北阁的名声更响亮了,得知下个月还要一千两奖励,老百姓们奔走相告,鼓足了劲儿,有些人家甚至拖家带口在外排队。</p>
消息传开,城里许多夫人摇头,瞧瞧北阁为了名气不折手段,再看看晋江阁处变不惊的姿态,孰高孰低,心里已有论断。</p>
傅蓉慧恐怕不知道花钱攥名声的结果与自己想的背道而驰,工部着手设计北阁阁楼了,离晋江阁不远,快动工了,工部突然改了主意,位置往北边挪了挪,且另开了道门,傅蓉慧喜不自胜,老实说,能和晋江阁分得越远越好,以免客人们尴尬。</p>
晋江阁有卢氏坐镇,碍于她背后户部尚书的身份,许多人不好意思光明正大进北阁看戏,毕竟没人愿意得罪户部,更别论还是尚书了。</p>
工部的人着手挖地基,趁着空闲,傅蓉慧去了张府,一进门,难得发现练武的张娴敏不在,她和张夫人幼时相识,不成想过了半辈子,两人能在京城遇见,且张夫人智慧过人,北阁就是在张夫人的安排下才有今日地位的。</p>
她将工部修建阁楼的事一说,嘴角止不住上扬,几乎能想到,北阁开张,生意兴隆的画面了。</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张夫人却没她乐观,拉着她进屋,又将门窗掩上,面露担忧道,“你不来找我我正要找你呢,你可听最近京里有什么关于北阁的传言没?”</p>
关于北阁的事傅蓉慧都派人留意着,并没什么不好的事儿传出。</p>
“是啊,这样才糟糕,京外许多百姓闻名而来,拖家带口排队投票,天气炎热,大人们还好,小孩哪儿承受得住?你心善,特意派人送去茶水,以夫人们惩恶扬善的性情,该大肆褒奖你才是,结果却风平浪静,你说是不是有些反常?”张夫人望着她,待傅蓉慧流露出讶然的神色,她又道,“你不觉得进城的百姓太多了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