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等青辰一点点小心把它抠出来, 金书铁券才露出了全貌。</p>
金色的阳光下, 上面的错金楷书微微闪着光。</p>
——以此钦赐开国功勋……无论获罪如何, 皆可免死。</p>
她曾在史书上见过这等珍贵之物的图鉴, 可亲眼看着它, 将它捧在手里, 却是头一回。</p>
有些沉甸甸的。</p>
它承载着陆家的世代忠诚和举世荣华, 那些洒过血的峥嵘岁月,那些君臣和睦、亲密无嫌的佳话,不过都在这一片小小的铁券上罢了。</p>
陆慎云大雪天立下了这个雪人, 竟是为了将这金书铁券交给她。</p>
天空尽头,云层尽染嫣红,厨房里汤圆的香味飘了过来。</p>
青辰捧着铁券, 只觉得心里又胀又酸, 那个不会说话的人啊,竟将如此珍贵的东西搁在了一个随时会融化的不那么起眼的雪人里。</p>
真是又楞又直。</p>
可这东西实在是太珍贵了, 她受不起。</p>
沉吟片刻, 青辰复又出了门, 马车直奔北镇抚司衙门而去。</p>
到了镇抚司衙门, 却是没有见到陆慎云, 只看到镇抚司门楣下,难得也挂了两个红纱灯笼——象征着团圆、平安、喜庆。乱世之下, 竟连素来冷漠的镇抚司,也学会了祝祷祈愿。</p>
一个相熟的小旗很快出来, 告诉她, “陆大人已经出发去贵州了。”</p>
“贵州?”她不由摸了摸收在袖里的铁券,“什么时候走的,元宵节还没过就走了吗?”</p>
“初六就走了。”那人道,“走得很急。说是那边情况可能不太好,他得亲自去看看,黄大人在那边等他。”</p>
然后,他又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双手捧着,“沈大人,这是陆大人给您留的信。说是您这几天会过来找他,让我亲自交给您。”</p>
青辰接过信,犹豫片刻便告辞了,“多谢。”</p>
回到马车上,她借着今日的最后一缕阳光,将信展开。此前,她好像没见过陆慎云的字,这一回,算是初见了,一字一划颇为刚正笔直,扑面而来都是那个人的气息——</p>
我去趟贵州,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若三司会审判决不利,可拿着它去救宋越。一块铁牌子而已,救人要紧,不要犹豫。</p>
卿万事保重。</p>
陆慎云</p>
一月初六</p>
*</p>
一个月后的一天。</p>
本来就不平静的宫廷突然又起了波澜。</p>
据说是三法司已经收集了足够的证据和证人口供,已向皇帝朱瑞禀明,马上就可以开审了,请皇上裁夺审理的日子。</p>
朱瑞通过太监黄珩回复,先将证据呈给他看一看——这种情况以往是不会出现的。天子既已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令三司会审,相应案子就应全权交予三法司,等三法司审理完结,自然会将结果呈报皇帝,届时再由皇帝宣判,裁夺各人生死。</p>
过了几天,秉笔太监黄珩又将那些证据送回了三法司,说是传皇上口谕:朕以为证据尚不充份,令再行搜政,待准备充份后再行审理。</p>
刑部和都察院的两部堂官不由面面相觑,想通过黄珩给朱瑞待句话——他们是三法司的堂官,自然知道什么情况下是证据充份的,这……已经不能更充份了。</p>
可是黄珩没有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令小太监放下证据,转身就走了。</p>
他是懒得听他们再胡扯——宋越是什么样的人,但凡是在朝廷里有些时日的人都清楚的很,审理的结果竟是宋越联合张茅贪污,而首辅大人只是犯了监管不利,导致粮仓被人放入粮食这样的小错,作伪证做出的这结果,连他都没眼看。</p>
况且,朱瑞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徐延是一定要拿下的,只这么一个小错,倒叫天子怎么判?他若是要硬判,也不是不可以,只是面子上不好看啊。</p>
两部堂官隐约看懂了这层意思,可又有些拿不准,于是立刻报给了在牢狱里的徐延。徐延的脸立刻就凝上了一层霜。</p>
他伺候皇帝二十多年了,别人或许看不懂朱瑞的意思,可他再清楚不过。</p>
什么证据不足,不过是天子要放弃他徐家罢了。经此一事,天子的心意已经再清楚不过,他也该,彻底死心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