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清明时节 (第2/3页)
月之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找到了吗?”她闷闷地问。</p>
安雅焱转过脸去,看着偶尔冒出几个涟漪的池塘:“或许吧……”他轻轻地叹息着。</p>
自从到了临安,顾苒苒的作息就十分不稳定。有时候戌时就累得睁不开眼,倒头就能睡着,一晚多梦,迷迷糊糊到午时才起,有时候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睁眼至天明,即便是点了烛火翻看艰涩的古文书,也不能催眠了。</p>
安雅焱得知后,帮她弄了个野菊花枕,又请了李郎中正儿八经地诊脉看了。郎中说她有些肝郁血虚,与安探讨了半日,开了长长的方子出来,让她每天两顿的灌下,喝到了清明前后,终于不再竞赛似的做梦了。那些往事,也被她死死地塞在心中最偏僻的旮旯里,再也不愿去多想。</p>
清明又称寒食节,从节前起吃冷食三天,家家门上都插了柳条。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纷纷出动祭扫先陵。朝廷放假七日,是与冬至、正月并列的三大节日之一。</p>
淳熙元年的清明,顾苒苒还没有认同自己已经穿越的事实,蒙在白云别馆的通铺里,过得浑浑噩噩。</p>
转眼,已经是淳熙三年。</p>
安雅焱说连续三天的冰冷食物对她刚刚开始恢复的身体不利,便带着她去他的园子里小住了几天,偷偷吃着热乎乎的饭菜。他的园子名唤“山涛”,背靠葛岭,南面西湖,经过了一年多的经营已经颇具规模。</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而此时的临安,城墙已经围不住繁华,围绕着西湖,亭台楼阁鳞次栉比、雕梁画栋;大大小小的寺庙一座又一座,善男信女供奉的香火,日夜不熄;热闹的米市、花团生意兴旺,车水马龙;大小瓦肆日演新戏、夜讲旧史,竟不比城内逊色一分。</p>
每年元宵过后,出城游春的人群和赶买卖的商贩就渐渐汇聚在西湖周围,到清明最盛,丝竹之声飘荡在湖面上,久久不散。</p>
清明时节的赏春,除了西湖周边的大小景点,便是包家山的桃林、东西马塍和关东、青门之菜市。尽管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往西边包家山的路上仍然车马如织。</p>
顾苒苒在马车内掀起遮帘往外看去,撑着油伞的游客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笑着指点一路的风景,人群中偶尔夹杂着素衣泪面的老人、女子手提装着酒菜的篮子,携儿带女,脚步蹒跚。</p>
“看来,清明时节‘欲断魂’的行人也是少数。”她回头对坐在马车一侧的安雅焱说着。</p>
“昭庆寺九曲一带,这样的场景就占大多数了。”他正低头翻看着一本不知名的册子。</p>
她浅浅地笑了一下,转头再看车外,一阵微风把雨丝吹在了她的脸上,凉意沁入心脾。</p>
宁愿让思念来填补这八百年的时空,也不愿冒这个风险,让今后的自己在每年的清明时分,如同那些路人般,泪洒坟头。</p>
这就是她选择这里的原因。</p>
在那一瞬间,她似乎想通了很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