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口腹之欲 (第1/3页)
月之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经过反复的试验,第一块铁板香煎小牛排终于成功诞生。</p>
顾熙宁用小刀小心翼翼地切下一块来,放入嘴里细嚼,闭气来的双眼隐隐有泪光闪动。</p>
“好吃吗?”蔷儿在一旁问。</p>
“你吃吃看。”顾熙宁把筷子递给她,却引来她拨浪鼓似的摇头。</p>
“牛替人耕作很辛苦,怎么可以吃它呢?”</p>
顾熙宁无奈的朝天翻了一个白眼,再度强调:“这是苏大少爷从‘牛羊司’弄来的肉牛,就是专门给人吃的牛,不是耕牛啦!”她把筷子递给林大娘,“大娘,你试试看。”</p>
林大娘笑了笑,没有伸手:“我也算了吧。”</p>
挫败地叹了口气,她在铁板上重新再煎烤了一块,边做边忿忿道:“我去拿给小小苏吃,小孩子不吃牛肉,怎么才能长壮实呢。”</p>
做牛排的念头,很早就有了。苏家的厨房虽然能弄出百般美味,时间长了却发现,菜色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牛肉。她好奇地去问蔷儿,蔷儿一脸诧异地说:“牛替人耕作很辛苦,怎么可以吃它呢?”</p>
仔细回忆历史,好像隐约有这么回事儿,中国历史上确实有很长一段时间民间都不吃牛肉。</p>
“怪不得打不过辽,打不过金,最后还被蒙古人吞并!”她作出这样的结论,“吃的东西不一样,力气和胆色自然也就不同了。”</p>
她可是典型的牛肉食用主义者。</p>
不吃牛肉的人,个性都趋于安分、与世无争,比较没有积极的斗志与欲望,凡事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爱吃牛肉的人,则相对个性积极、斗志十足,每天想拓展自己的经济力量。这个道理在这个朝代能行得通,在未来也行得通。看看被八国联军侵袭的晚清,和二十一世纪的世界经济形势就知道了。</p>
这里的人多吃猪、羊,所以遍地都是只会吟花赏月、舞文弄墨,却手不能提的文弱士子。</p>
专门拿来吃食的牛虽然也有,却只是供给上流官宦和皇室用的,民间几乎没有。</p>
越是不能得到的,就越想得到。</p>
在一天晚上梦见了神户雪花牛排后,顾熙宁终于把对牛排的思念付诸了行动。</p>
她先利用每天说故事的便利,去诱惑了小小苏。</p>
“那块牛排不像一般牛肉肥瘦分明,通体泛着淡淡的红色却有着白色的纹路遍布其中,那白色就是融入瘦肉之中的脂肪了。把牛排切成小条,夹起一片放到铁架上烤了,没多久你就能听到‘滋滋’的响声,牛肉已经变成了淡褐色。夹起来沾点椒盐,放入嘴里。只需轻轻一嚼,嘴里的牛肉便像是冰雪一样,融化了。只余下满口的醇香,这醇香……一辈子都难以忘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