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远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切的起因,是源于对太史令司马迁墓的一场抢救性发掘。</p>
在发掘过程中,学者们发现,墓中除了少数象征身份的器皿,尽为太史令生前所著简牍。其中一篇,正是引发这场争论的《赵嘉传》。</p>
文章的大部分内容和馆藏无异。</p>
引起争论的,是穿-插-在其中,一段关于赵嘉为人严酷,行峻法的记载。</p>
按照这段文字所述,赵嘉首创“凌-迟”之刑,奉法不避亲贵,宗亲皇室亦惧。</p>
其与郅都、宁成、张汤等颇善,郅都去世时,赵嘉亲往祭拜。张汤获罪,赵嘉当殿直言,将诬告之人送入牢狱,重审其罪。</p>
郅都号称苍鹰,列侯宗室见之侧目,属汉初酷吏典范。宁成手段非常,令宗室豪桀惴恐,也是酷吏界的标准模板。张汤与赵禹编纂律法,属执法从严的典型代表人物。</p>
和这三位交情莫逆,还是“千刀万剐”的首创者,说赵嘉和酷吏不沾边,委实有些站不住脚。</p>
对比史书藏本和随葬竹简,学者们都是一个头两个大,谁也不敢轻易下结论。</p>
说原本为真,赵嘉就是循吏;以墓中竹简为准,赵嘉就向酷吏无限偏移。</p>
实在无法定论,就只能一边继续史学界的争论,一边将发掘出的竹简和史书原件摆放到一起,到底真相如何,由观者自行评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