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三章</p>
斜光照墟落,穷途牛羊归</p>
顾均的京都已是潋滟春色,而戚思未到的野城却仍旧冰封雪飘,越往边疆便越是寒冷,流放此行,一路的马滑霜浓。</p>
戚思从离开京都的那刻起,便坐在马车的角落一路放空无言语,晏云凡由着他这样,除了必要的吃饭休息的询问,便很少打断戚思的沉思,给他留下了足够的空间,那些空白的时间,晏云凡想要让戚思自己能想明白那些问题。</p>
现实只会给结果,能不能释然还是要靠自己。</p>
再者他心中也有郁结,无法与戚思多言,途中所遇又只有小厮与车夫,更是无人可诉,便日渐也没了什么言语,只是一路捧着手中的书,看个不休,最多和车夫侍仆闲说上几句,或是写上几封家书,絮叨几句安抚在家翘首的妻儿,沿途差重金寄到江宁老宅。</p>
晏云凡原本想是早日把戚思护到野城,有他在戚思一路不会有人敢下手,而到了野城之后也无人能对他下手。</p>
戚巍身为丞相,未在宫中为自己的孩子铺路,而是丝毫不惜的把长子戚忻唯从小就送至边疆,放在霍疏大将军的麾下从小兵做起,直到其成年才招回京都,未曾想到这一回竟是死路。戚家未败之前,戚相早就在边疆的城池中铺开了自己的势力,把长子送到边疆的同时也让他加固了原本的势力覆盖,虽此时戚家已败,但野城至古河间疆界之间的一城二郡,却实打实的是戚家天高皇帝远的地盘。所以戚巍只拜托了晏云凡护自己幼子一程,到了野城后剩下的就凭戚思个人造化了。</p>
但戚思一行,日夜兼程半月有余,越往边疆行,白昼渐长风沙携寒,沿途之景越发荒凉,他们却离目的地野城渐远,绕了临淮和君子津,直往古河间疆界去。</p>
晏云凡没有走从京都直到野城的路,相反是选了条从京都直到古河间疆界的路。</p>
大渝开国太祖以武收四海,于河间处收最后一寸国土,集分散的众部落合称异族,依朝制划城郡司,遣重兵入内布防,然传天下三代未至,昭理帝在位时重文,轻减了异族驻防,没有压制后,异域众部落韬光养晦中成了狼子野心的贰心臣,夺地易守地难,失地再夺更难,一朝走错后世难补,到如今大渝与异族的君臣名分早只剩下还未撕破的一层皮,曾经太祖立大渝疆域的河间,成了大渝国土真正的最后屏障,现今名为古河间疆界。</p>
今**们已经可望见古河间疆界,还有十里戈壁荒沙中的那座石城,再远还可望见延绵蜿蜒入黄沙的护城墙。</p>
“太傅。”</p>
戚思沉默已久后第一次主动与人交流,他开口的那声却哑的仿若砂砾摩擦。</p>
“谨言,我已辞官离朝,不再是太傅了。”</p>
晏云凡的语调里透着决然与无奈。</p>
那日朝堂之上,天子震怒之时,晏云凡上折辞官回乡,他不是年岁已至,要求个两亩一宅家和人宁颐养天年,他还有治世抱负,上的辞官折子里有一半的赌气,却未曾想到,威德帝竟是随意的允了,仿若弃子便舍了,唯一挚友,权倾大渝的戚相一死是一次重击,而这道允了的折子便是彻底的心寒,他选择永远的离开那个耗尽他半生的朝堂,挚友的幼子便是他此时唯一的放不下。</p>
他自愧为天子之师,他看明白了皇家与世事,从挚友的横祸里还有在位者毫不留情的灭杀中,他看到了那摇摇欲坠的龙椅下,用以支撑的制度里满是层层腐蚀的空洞,满朝的屈轶丛生。赋税与徭役死压着平民,诸侯世子朝臣的阵营早已是被某只黑手抓着走向,还有国之边防,他简直不敢细想已被异族渗透了多少,百年大渝还能撑多久。</p>
戚相的死,浇醒了他做的大渝还能救的白日梦。</p>
“那我叫您老师。”</p>
戚思闻言一顿,便从善如流的换了称呼。</p>
晏云凡微微颔首,压下自己心中翻腾的情绪,看向一路都坐在角落里存在感极低的戚思。</p>
却看见戚思着一身素白的袍子,半遮了他握紧的拳,衬的手上爆起的脉络越发明显,一字一句的说着。</p>
“老师,我不甘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