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如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军出发的那日是清晨。</p>
谢安穿戴着小兵的衣着,混迹在帝王帐下,皇帝的骑兵队伍中。</p>
皇上的亲卫队足足千余人,多他一个混迹进去,连片水花都打不着。</p>
这是皇帝的意思。</p>
谢安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大军出发的前一天夜里,梁英关命大理寺丞刘长卿将他从大理寺中提了出来。</p>
北去的路程漫长,大军走走停停,越是往北,越是荒凉,千里黄沙覆盖,很难想象还有百姓生活在这样艰难的地方。</p>
隔着汹涌的江水,大魏边境一分为二。邑城西近突厥人的势力范围,此处的百姓常年靠着与关外的贸易为生,一朝战争起来,便有数百万人将要流离失所。</p>
便是在冬日里的一个寻常日子,苦守着邑城的韩肖迎来了长安城内二十万大军。</p>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兵家之争,向来看中粮草,护送粮草的是谢锦,比大军足足早到了五日。</p>
隔着一道江水,兵马对峙。皇帝一到,全军的将士都仿佛有了主心骨,个个欢呼起来。</p>
谢安骑在马上,诸日里赶路让他身子有些沉重,一时间马匹深陷沙地,他牵着缰绳拽,马匹踏着四肢,却怎么也走不了半步。有道影子打马过来,牵住了马上的缰绳,鞭子抽了过来,马儿受了惊吓,从泥地里挣扎出来,那人从马上扯过了谢安,人便稳稳的落在了他的马上。</p>
竟是谢锦。</p>
谢安微微抬头,谢锦乍然见他,目光惊疑不定:“是陛下……”</p>
谢安睫毛垂了下来,想同谢锦说几句,战场上刀剑无眼,让他多加小心,到底没说出口。</p>
谢锦目光黯下来。</p>
谢安出现在这里实在超出他所料。但是既然出现在这里,那定然是不追究了。陛下为什么不追究?或者,陛下知道真相,却选择掩盖下去?</p>
为什么要掩盖?</p>
谢锦总觉得这里头有事。小皇子的案子后头,只怕迷雾重重。</p>
谢锦身上带着军功?虽然皇帝想栽培他,但是到底年轻,同梁英关,韩肖裴钰这些大将差了些,是以只挂了个副帅的衔。</p>
他骑在马上,看着立在沙丘的谢安,便又想到了皇帝的那些不为人道的心思,拳头便握的紧了起来,在谢安准备走的时候,他忽然叫住了谢安“若是陛下做了什么事……”</p>
谢安停住了脚,他站在沙丘上,对着他的弟弟,一字一句道“那也同你无关。”</p>
谢锦半句“我会护着你的”便没有说出口。</p>
邑城风沙之大远非京城可比。韩肖将年轻帝王迎进了帐中,见他们的陛下虽风尘仆仆,眉宇间却未有疲态。</p>
“朕一路马不停蹄,便是忧心着邑城的状况。”</p>
韩肖叹息:“陛下,这地方民风彪悍异常,又由于常年乃兵家要塞,战乱实在是司空见惯,百姓们饿了,这换子而食的事情都常有发生,突厥人得了城,男人们是一个都活不下来的,女人们只怕都要被当做牛马烹食。好在陛下前几年捅了这突厥人的老窝,百姓们才过了几天安生日子,却不料这突厥人又勾结草原部落,联合犯我边境。”</p>
容亁皱了皱眉,道:“这是朕的错,前几年忙着京城的事情,竟不知道治下还有此等事情发生。”</p>
韩肖道:“只是眼下这情形也不是个办法,陛下可有良策?”</p>
容亁正色道:“如果以谢锦的名义修书一封于突厥可汗,称其愿与突厥合作,大开城门等他派兵,是否可行?”</p>
韩肖睁大了眼睛一一“陛下的意思是?”</p>
“突厥可汗应该会相信,他不会觉得谢锦在以此计诱他。因为此信一但泄露,谢锦必死无疑。待他大军主力入了城,便是瓮中捉鳖了。”</p>
“只是谢锦如何能得突厥人的信任?”</p>
谢锦来的时候,便见陛下同韩肖已经在商议着什么,他越听面目越沉重下来:“陛下莫不怕我当真同突厥里应外合,卖了这邑城?”</p>
到那个时候,不只邑城,京城危矣。</p>
容亁冷眼看着他,忽而笑了。</p>
“谢锦,你当我为什么选择你?”</p>
谢锦愕然抬眸,却见面前年轻俊美的天子直起了身子,将他扶起来。</p>
“你谢家一门毁在朕的手上,你若据实相告,突厥可汗查清缘由,自然是信的。”</p>
谢锦抬起了头:“陛下若是敢用,便等着消息吧。”</p>
“自你修书起,你便是大魏的反贼,你可能担得?”</p>
谢锦笑了,“陛下,我是边关的将士,不是长安城那一堆绣花枕头,大丈夫当立不世功,若困于他人口舌中,便枉顾我父亲多年教导了。”</p>
次日,谢锦修书一封,遣使发于突厥王城。</p>
帝王军帐中发生的一切谢安一无所知。</p>
直到五日之后,突厥十五万大军入边城,谢锦大开城门,将其迎接入城内,大军长驱直入,仅仅用了四五天的时间,便得了边境三座城池。</p>
战报发回京城,谢锦前线倒戈的消息便传了出来,举国震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