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217</p>
这个跟着楚怀洲一起过来的,年长了一些的少年,就是礼部尚书的幺子,温庭远。</p>
据说温夫人怀他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正好磕到肚子,所以温庭远九岁以前都是痴痴傻傻的。</p>
直到有一天,他母亲去保国寺烧香时遇到了一位游方的僧人。那得道高僧被温夫人的慈母之心感动,为其子诵了三天三夜的经文,在那之后,“温**”居然自己就好了。</p>
不对,这位温四公子岂止是好了,他简直称得上是九年不鸣、一鸣惊天,不但过目不忘、出口成章不说,还能马上弯弓射大雕。</p>
到了宣武二年的时候,他更以二十有一的年岁,成为了宁朝立国以来,最年轻的状元郎。</p>
当然,楚少帝那时殿试点了他做状元,一来,是因为他确实有文采,二来,却是因为有人要官方刷票。</p>
218</p>
嗯,要让温状元夺魁,是封大摄政王钦定的。</p>
219</p>
温家乃是百年书香门第,桃李遍天下。但直到宁威帝即位,六次派钦差相请,温氏一族才开始入仕为官。</p>
不出二十年,京城的这一支温氏的家主温友仁,就做到了礼部尚书,温家也一跃成为了皇城脚下最顶级的世家之一。</p>
一般这种背景的家族,最是讲究规矩与礼法。</p>
而在楚怀瑾在位的安盛一朝,温家也的的确确是保皇党的主心骨,心心念念的是怎么把独揽朝纲的封大摄政王给打压下去,还政于楚少帝。</p>
除了,温庭远这个长了反骨的逆子。</p>
220</p>
也不知道前世封晏舟跟其他藩王一起被强召入京后,是怎么跟温庭远勾搭上的。</p>
反正等宁威帝一驾崩,封晏舟趁乱返回南郡时,打包的大件行李里就有这位温家的幼子。</p>
再后来,乱世里,温庭远是镇南王府忠心耿耿的幕僚;太平年间,他就以状元郎的身份入了朝,作为最活跃的摄政王党,天天跟自己的亲爹撕逼——其他的摄政王党多为武官,不太善于言语争论。</p>
一直撕到他被逐出了家门、踢出了族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