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凉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之前来元家北屋的时候是跟着胖子“偷吃的”,只想不被瞧见赶紧走人,这里的摆设根本没仔细看,如今跟着元望春进了屋子,易臻忽然有种不一样的感觉,特别是看到大厅上头挂着的那幅仕女望春图,旁边写着四个大字“百戏之祖”,易臻越看越觉得喜欢。</p>
元望春坐到椅子上喝一口茶,抬眼看着易臻,心想这徐老六想的倒是好,他那点儿小心思还想瞒过谁?不过是在这孩子身上看到了他当年的影子。</p>
易臻像极了当年刚入梨园的徐德海,那天早上看见徐德海抱着易臻下车,元望春忽然觉得时间回到了二十年前。</p>
那时候徐德海也是个十来岁的孩子,在自己这里学昆曲,小嗓清脆动听,未长成的少年要容貌有容貌,要悟性有悟性,那时候三十来个孩子,就他一个人坚持下来,最后成了梁默生最后收编的徒弟,进了梨园。</p>
梁默生这就是死了,否则要是看到自己徒弟现在混成这个德行,估计得从祖坟里蹦出来。</p>
如今的徐德海连个半成品都算不上,离废品只有一步之遥,他看易臻看到了希望,这点渺茫微弱的希望在进了秋园后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p>
元望春放下茶杯,说:“既然你想学戏,就亮一嗓子先来听听吧。”</p>
易臻寻思了一下,就唱了一首学校里教过的一首歌《那过去的事情》,才唱了两句元望春就摆摆手:“不听这个,还有没有会的?”</p>
易臻左思右想,自己拢共也没会什么歌,忽然灵光一闪,说:“我前些日子听秋园那几个哥哥姐姐唱过一首歌,叫做《梨花颂》的,不过词我不大会。”</p>
元望春一挑眉:“唱来听听?”</p>
易臻咽了一口口水,学着陈青源他们当日的曲调,唱了几句。</p>
元望春知道这孩子没有戏曲根基,甚至连如何用嗓子都不怎么会,但他不得不承认徐老六的眼光独到,这孩子天生有一副好嗓子。</p>
元望春说:“臻儿,无论你是学昆曲还是学京戏,不光要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更重要的是还要有百折不饶、不怕吃苦的精神,你愿意吃苦吗?”</p>
易臻点点头。</p>
元望春看着孩子认真的表情笑了:“小皮牙子你懂什么就愿意吃苦,那你告诉我你为什么吃苦?好好学习考个好学校,将来找个大公司也是个安稳出路,这年头不比过去,哪不能混口饭吃呢?”</p>
易臻被问蒙了,想着元爷爷可能是在问自己为什么要学京剧,就如实说了:“徐叔和我,我们都想在秋园住下去,徐叔不用天天在地下通道拉二胡。”</p>
元望春拿着茶杯的手一顿,这孩子话直白又幼稚,但简单几句元望春却听明白了他们的处境。</p>
徐老六想让易臻学戏一是想给他个出路,二是不得不学。</p>
在秋园没有白吃饭的孩子,易臻的存在就是多余的,昨天易臻被欺负的事情让徐老六明白,只有让秋园的人把易臻当“自己人”,易臻的日子才会好过。</p>
但易臻自己想学戏却不是为了喜欢戏,而是不希望徐老六再受苦。</p>
元望春皱起了灰白的浓眉,徐老六被人陷害赔了四十来万的事情他知道,这一年没他音讯只觉得他负气而走,没想到过的如此惨。但就算这么惨,还愿意将自己所有的积蓄拿出来让这孩子学戏……元望春顿时觉得徐老六是自讨苦吃的蠢货。</p>
元望春说:“好,从今儿起,每天早上吃完早饭就过来,唱、练、做、打,每一样都需要基本功,你要是能撑下来你就来,如果撑不下去告诉元爷爷一声,咱们也不是非得学这个,懂了吗?”</p>
易臻点头。七岁的孩子在外表上看没什么两样,点头摇头看起来都是一样懵懂稚嫩。</p>
元望春被这孩子郑重的表情逗笑了,如今的时代不比从前,从前苦孩子出身没有出路去学戏,师傅说的话就是圣旨,进了门就要给祖师爷烧香立誓,甚至还有写血状的,被师傅打死都不能怨天尤人,现在学戏算不得出路,出了名也入不了大众的眼,哪怕混成了一级演员也赚不到什么钱,是七百六十行里最不值得选的行当。</p>
说到底,元望春是觉得易臻如今的处境可怜,可怜见的惹人疼,能帮衬一把就帮衬一把,左右自己天天招猫逗狗的也是个闲人,但没想到从这天起,易臻果然天天八点半准时来报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