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盏与将军三 (第1/3页)
一壶清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洛川一口抿干了茶,手里慢慢转着杯盏,对着波光粼粼的湖面说了起来:</p>
“南宋时期,有一位校尉,这校尉就和现在的旅长意思差不多,手下少说也握着几千兵卒。</p>
这位校尉本是中原人士,刚过及冠之年。校尉在宫中无人,这六品的位置都是靠自己在沙场上摸爬滚打,用一枪一矛换来的。虽说其岁数不大,但却胆识过人,且足智多谋。</p>
不要小看这校尉不过一介武夫,实际上他能文能武。皮相也是生得白白静静的,算得上是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要是不说他的身份,就这么拉到街上一放,定也是个让少女倾心的翩翩公子。</p>
不过,最让人觉得与校尉身份不相符的就要数他的嗜好了。校尉的嗜好既不是舞刀弄枪,也不是放歌纵酒,竟是品茶。莫管什么陈年好酒放在他前头,他保管眼皮都懒得抬上一抬,但你要是将这好酒换成张茶饼,立马变一张脸,眉开眼笑的,拿起就放不下。</p>
自南宋定都临安后,这方圆百里的茶农,见着校尉都要绕道走,背地里都称他“神嘴”。因为但凡自家茶叶被“神嘴”一品,那茶叶到底是不是上品,卖的价格良不良心,人心里立刻一清二楚,还能给你道出些一二三四来。</p>
后来,校尉奢茶如命这一点人尽皆知,连上头都听过点风声。有回,校尉记了一次大功,获了些赏赐。上头来的赏赐玲琅满目,绫罗绸缎、金银珠宝都有。当中最令他欢喜的却是一只茶盏。</p>
光论这只茶盏是用于赏赐的器物,就可知这不是普通的茶盏,定不可同什么茶楼里头、街市上头的那些粗制滥造的杯盏相比。这茶盏实为滴油盏,出自宋代名窑建窑,能用得上的人不是皇亲国戚那也得是达官显贵。 </p>
校尉小心翼翼地捧着这茶盏,慢慢地在手心里转动,眼睛一瞬也不瞬地看着杯身。</p>
这杯身小巧,放手上分量却不轻,想来胚胎应是厚重的。杯口为敞口,圆润,底部露胎,无光,圈足小而浅,还刻着个“官”字。杯身通体紫黑,却极为饱满而有光泽,器内外皆施釉,釉面则有银灰色金属光泽的滴珠状的小圆点儿。远远看去,像极了黑夜中的繁星满天。</p>
校尉越瞧越是欢喜,越是爱不释手。自打得了这茶盏后,校尉每日这茶都要多喝上几壶。他说,这杯子里的茶喝起来就是格外沁人心脾。</p>
茶盏从校尉视线中离开一瞬,校尉都是舍不得的。办公放军帐内,就寝放卧房案几上。上战场前一晚,定会沏上一壶最爱的茶,用这杯盏品上那么一时半会儿。他说,拿这杯盏品完茶以后,我是断然不愿死在战场上了。</p>
校尉一赴战场,便不知归期。时局好,要不了三五天,多了也就十天半个月,风尘仆仆地就回来了。战服也来不及脱,往帐中一坐,就朗声喊道“拿水来”。稍明事理的下属定是早早接了捷报,算计着时间,就等这句话了。</p>
将士们鱼跃而入,几个小兵合力搬进来几大坛酒,挨个把酒碗替他们满上。到了校尉这儿,案上的笔墨纸砚已经收了起来,就剩一壶冒着热气的茶水和一只孤零零的茶盏了。</p>
校尉替自己倒上一杯茶,端起:“各位将士这段时间辛苦了,正是有你们奋勇杀敌才有这一次次大捷。在下,以茶代酒,敬众将士一杯!”言毕,底下的将士们呼啦啦站了起来,端起酒碗:“谢校尉!”酒过三巡,帐中依旧是欢声笑语一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