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00092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永敏想要大笑,又牵动伤口,一边忍痛一边笑道,“好家伙,好家伙!不怪他先前吹牛皮,还真有,还真有两下子。”他说到这里想起何川,忙问,“老何人呢?在哪里?他有没有受伤?还有我府里那些人呢?”</p>
他这般连珠炮般发问,周围众人却一个都答不上来,只因人人紧着永敏,并没余暇去理会何川的去向。倒有个太医上前,回禀说何川被熊罴所伤,也已送回京城。他未封官职,也没有宅邸,更不能进宫,有个同科进士家中小富,自告奋勇把他接过去养伤。</p>
永敏一听就急了眼,忙问何川的伤情。那太医刚说了半句“听说何状元兀自未醒……”,旁边有人机灵,立刻截口道,“回殿下,何大人一时晕厥,只消静心修养几天。等殿下伤好了,就能召他来见。”</p>
永敏半信半疑,竭力仰着脑袋左看右看,又问,“那跟我一起的其他人呢?”他知道自己受伤,带去的那些侍卫个个难辞其咎,唯恐齐帝追责,急忙又加了一句,“是我自己不小心跌的,不管他们的事,可不许罚他们。”</p>
众人见齐帝不说话,也都不敢说话。片刻后永敬出言解围,道,“永敏,只要你没事,父皇自然不会为难他们。”永敏还要敲钉转角,追问一句,“父皇,你答应了?!”,听齐帝“嗯”了一声,才算放下心来。</p>
齐帝见永敏精神不错,再三嘱咐太医好生照顾,这才离开。他出了轸水堂,正要回转内宫,又有两名官员匆匆来见。其中一人禀道,“回陛下,适才京城部尉管来报,说已有人认了刘姓死囚的尸首,自称是他生母。眼下犯妇已被押入天牢,等候发落。”</p>
另一人道,“京城部尉管还有奏禀,说先前已将开阳府中武师扣押起来,逐一询问。那些人都说人犯确实和殿下相识,前些日子一直在开阳府中学习弓马骑射,殿下也曾叫人按着他的身量,去找几件合身的侍卫衣服。”</p>
齐帝尚未答话,随驾侍郎为官多年,早明白其中微妙。若刘天声当真是居心叵测,图谋不轨,只消把他当谋逆重犯处置,同谋嫌犯该抓的抓,该判的判,事情办起来倒还容易。但以开阳府中人证所说,那少年倒有**成是冤屈致死。但眼下人已死了,来认尸的也抓了,若按律例放人,一旦张扬出去,非但大削皇家脸面,更有草菅人命之嫌。想来那京城部尉管也是也为此事两难,所以赶紧呈报上来。听候裁夺。</p>
他心中转念,跨步向前,向齐帝道,“陛下,下官愚见。那少年乃前燕**民,攀附皇族,已然非善。当日丁统领也只虚言恫吓,他竟自己寻了短见,可见也有畏罪之心。此事颇有蹊跷,若要查个水落石出,还须向三殿下仔细查询。只是殿下伤势未愈,他重情厚义,得知人犯毙命,必然心中不安,恐怕于身体有损。不如等殿下伤愈安康了,再细加询问。倘若那少年当真无罪,陛下恩典,到时候放他母亲回去,再将他厚葬,也就是了。不知陛下以为如何?”他这一招原是缓兵之计,永敏的伤势恐怕还要过十天半月才能痊愈,这段时日刘母被关在牢中,自然就有做手脚的余暇。</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齐帝岂会不知那侍郎用意,只是此刻他心中只有永敏的伤势才是头等大事,道,“此事便由你去**,等永敏的伤好了些……”一句话还没说完,又有太医慌张跑过来,人还没到跟前,话已经到了,“陛下,陛下,殿下他……”</p>
齐帝惊道,“永敏出了什么事?”</p>
那太医走得急,喘了半天大气,才道,“不,不是。陛下才走,殿下在软榻上躺了不到一刻,就闹着要下来,说是,说是要回开阳府呢!”</p>
齐帝道,“胡闹。他伤才好些,怎能说走就走。”</p>
太医道,“下官也是这般劝说的,只是殿下不听,还说,还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