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00092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十七</p>
到了第二日,京城大街小巷都贴出告示。围观的人头攒攒,有识字的大声念了出来,说官府于何时何地发放防疫药材,各家各户按人头领取,又说城外已建起六疾馆,收容染疫病人。</p>
通告发出当日,领药的地方已排起长龙,六疾馆处却迟迟不见动静。永敬也料到这情形,早安排下人手挨家挨户询问,先找那些染了病又没人照料的,家境贫苦无钱求医的。那些人左右是等死,听说过去了还有人给诊治,十有**也就肯了。待把这些人筛过一遍,再找那些多人染病的人家,晓以利害,各种劝说。花费了这般功夫,馆中才安顿下了十来个病人。有些人家将病患送去后,见馆里日常照料得妥善,又有医师郎中过来探视治病,回去后把这些消息传开,陆续又有其他人将患者托付上门。</p>
苏远芳自然也听说六疾馆在广招医者,但他这些日子的心思都在那匹病马上,无暇他顾,好在那匹老马虽然一直恹恹的半死不活,倒也始终没死。他知道这病马多活一日,就多一分治病的把握,心中甚感喜慰,但想到之后该作何打算,却又难以决断。</p>
这日清晨他刚从外头回来,忽听一声骡嘶,有人赶着辆车经过,车厢四面用白布挡得严严实实。这些日子只有得了瘟疫的病人才会这样运送,其他人见了都躲得远远的。苏远芳正要让开,赶车的见了他,先叫了声“苏先生!”</p>
苏远芳见那人是个认识的,专在城西卖果子的朱二。朱二见苏远芳目光转向车后,脸上就有些不自在,道,“那是我兄弟,这就要送去城外。”</p>
苏远芳点头道,“那也很好,听说六疾馆那里有人照顾,这就免了你们后顾之忧。”</p>
朱二喜道,“苏先生也这样说,那就没错了。我天天要出去卖果子,家里实在没人照看,也是听说那里大夫不错,才给送去的。”他迟疑了下,又道,“我老娘为这事哭了两天,骂我不顾着兄弟。先生要是能一起去看看,回来后言语一声,点个头,也好叫她放心。”</p>
苏远芳知道不少人担心至亲被送去六疾馆后疏于照料,他对那地方也只闻其名,心想去看看也好,见那人相求,便点头应允。</p>
朱二大喜,让出了个位置,等苏远芳上车坐好了,一挥鞭子赶着骡子前行,一路上又跟他攀谈,说官府发放的草药倒是管用,这几天少有听说再病倒的,但那些已经染上了疫症的却还是只能挨命,又摇头道,“连宫里都得了的瘟病,要是能治,那些贵人们可不早该治好了。无法,无法。”,说着唉声叹气,愁苦非常。</p>
苏远芳作声不得,只能转头看着道边。直走了有大半个时辰,骡车才在一处停下。他见那地方是一连几进的房舍,当中围着个院子。外面打扫得干干净净,墙角瓦上都有新修补的痕迹。</p>
骡车一停,就有人迎上来问,“两位爷台是来送病人的?这边请。”</p>
苏远芳与朱二跳下车,跟那人进了院子,见院中支着几口大锅,下面燃薪起火,翻翻滚滚地不知在煮什么。那人给了他们两副帕子遮住口鼻,又领着他们取了副担架,再回到车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