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中州为名 (第2/3页)
玄字肆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承云山北靠封州,东临唐州,是谓封州、唐州与中州的风水岭。而青辰山东距夌州,南倚沧州,是谓中州夌州与南疆的分界处。</p>
发自承云山西麓的域水流经封州、邑州、沧州、夌州汇入东海。域水流经邑州、沧州的部分将整个南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域水在沧州中部的央嘉湖分成两支。一支被称为北域水,因为其转道向北流经青辰山下的青澜城再汇入东海;另一支则被称为南域水,其径直流向南疆东部,流入茫茫的大海。</p>
而源自青辰山北麓的曲水和承云山东麓的曲水在中州与唐州交界处的柳州城北门外相遇,两河在此合流后向东进入东海。</p>
青辰山山麓周围遍布城镇,神州土地上最为繁华的两座城之一的青澜城就坐落在这座山的东麓。</p>
承云山周围相对来说较为冷清,只有东麓的敬阳城最为热闹。南麓附近有几处上古神魔大战时留下的遗迹,但多已是残败不堪,也无人晓得其中隐藏有什么上古时候的秘密。</p>
茫茫的东海之上有不少小岛,位于唐州以东的灵水岛和夌州以东的水洲涧为最大的两个岛屿,其上也都有城镇分布。两个岛屿周围也布散着不少零星的岛礁,但多无人居住。不过,并没有人知道在那茫茫的海面之下究竟隐藏着什么天地间的重大秘密。</p>
中州的青辰山和承云山上各有一个在千年前建立的道家剑宗修真门派,各自以山名为名号,分别称为青辰门和承云门。既是剑宗门派,两派之人自然大多以剑为尊,然而也有不少人使用其它的神兵利器作为法宝。</p>
两大门派自建立以来都崇尚人剑双修,以期得证天道。虽说千余年来最终修道有成飞升而去的不在少数,但得道成仙更多被门中之人视为虚无缥缈之事。</p>
两大门派自成立之时便主张门下弟子以修习道法固心,再以练习剑法固身。因此凡是道法上略有成就之弟子都会不辞辛劳寻找奇物异宝铸造所用之剑。若有机缘者。偶得前辈高人所用之法宝,对于修炼更高深的道法更是大有增益。</p>
两大门派各有一套独门心法与剑法,两者相辅相成。承云门的心法被称作九幽凝光诀,剑法也相应地被称为九幽剑法。青辰门的心法被称为八荒归元诀,剑法被称为八荒剑法。</p>
两大门派对修真之法虽有个别不同观点,但总体上认知都是差不多的。</p>
而所谓御剑之道,大体分为三部分:剑式、剑意与剑气。三者各有所重,也各有所长,也难以分出高低。两大门派中也不乏有三者皆具的高人存在。据说曾经有人就凭此透彻天道,得以羽化飞升,成为一方散仙。</p>
初入门者,能领悟剑式,通晓其理,这阶段被称为孤微境;略有小成者,能执剑御气,行变化道,这阶段被称为知虚境;有大成者,能行剑意,无兵亦有道,这阶段被称为禹清境。其上传言还有洞玄境,但近千年来并没有几人参透到此境界。</p>
孤微境共十重,知虚境共七重,禹清境共三重,洞玄境不详,其难易程度逐层递增。初学道法,入门三日可至孤微境一重,三月可至孤微境三重,三年可突破孤微境至知虚境。然而进入知虚境,资质决定一切,寻常人可能一生都无法堪破知虚境三重,而资质上等的人不出十年便可突破知虚境三重。资质最上之人三十年便能突破知虚境进入禹清境。进入禹清境,几乎所有人就徘徊于此不再有所突破。</p>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两大门派在修行方面的主张开始有点变化:承云门守成,依旧注重人剑双修,再辅以灵丹仙药增进修为;而青辰门在某代掌门在位时参透上古剑诀,创造了一种无上妙法——符箓之术,之后便以本们的符箓之术为主,再辅以剑术精进修为。</p>
此外也有不少人借助上古秘籍习得其余法门,但一则修习之人不多,二则修习之法或制造杀戮被视为祸端,或晦涩难懂难以修习,而鲜有流传下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