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传媒业 (第2/3页)
林中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当时整个维也纳都不喜欢茜茜皇后这个来自巴伐利亚的乡下姑娘,习惯于用各种鞋帽、珠宝等奢侈品来衬托自己的贵妇人们,当然也不会喜欢茜茜皇后所推崇的自然美。</p>
她们不但不承认茜茜皇后在婚前便传出的“宫廷第一美人”之名,甚至推出了完全是皇后对立面的一位又黑又丑又矮的大使夫人作时尚领袖,用以和皇后的喜好相对抗,受这些贵妇资助的音乐家们自然也要为之写赞歌。</p>
当时还在和音乐家们嘴炮的乔治.威克汉姆这下可算是拿到了音乐家们的把柄,毕竟有眼睛的人都知道茜茜皇后和大使夫人谁美谁丑,就连不得不为了金钱折腰的音乐家们,也都对此心知肚明、甚至颇有不满,所以当威克汉姆用自己的声望和经过历练而越发成熟的文笔为茜茜皇后的美貌大唱赞歌时,其实也是替所有人说出了心声,这才意外的和维也纳达成和解。</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来布达佩斯之前的乔威,对茜茜皇后的了解十分片面。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种种流言的影响,觉得茜茜皇后与宫廷生活格格不入的真性情,是她任性、不懂**的表现,但在来了之后才能感受到从上层到下层的全体匈牙利人对茜茜皇后的爱戴。</p>
这让乔威明白了茜茜皇后绝不是大部分人眼中的花瓶——能在一直对自己被奥地利控制所不满的匈牙利赢得这样程度的声望,除了一腔热情以外,茜茜皇后的**智慧也不应该被低估。</p>
那么茜茜皇后召见乔威的行为,应该就不是对“大文豪私生子”的好奇这么单纯了。再考虑到茜茜皇后的绯闻情人安德拉希伯爵本人近日放出的,放松匈牙利报业、出版业审查管制的消息,乔威便心里有数了。</p>
虽然李斯特早年在维也纳求学,后又定居巴黎,但他对自己的祖国匈牙利有着很深的感情,这种情感在他的代表作《匈牙利狂想曲》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他和一直为了匈牙利获得和奥地利平等地位而努力的爱国者安德拉希伯爵的关系非常好,茜茜皇后也很欣赏李斯特。只要李斯特有心打探,他便能轻易得知茜茜皇后发出召见的真实理由,和他们对乔威的态度。</p>
李斯特看着坐在自己身旁的年轻人,不禁想起了自己早前在欧洲进行巡回演出时,受到了英国国王乔治四世接见,并故意在英国的社交场合给乔治.威克汉姆难堪的事情。</p>
对他人情绪十分敏感的李斯特知道,当时的老威克汉姆其实已经恨的牙痒痒了,却还能把场面圆回去,做出不跟自己这个“音乐神童”计较的姿态,之后又在报纸上阴阳怪气、暗示许多不知名乐师紧赶慢赶、带着年幼的孩子四处演出谋求名利、对莫扎特“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模仿。</p>
老威克汉姆一再强调这种行为是对孩子的折磨,也是在消耗他们的音乐热情。这种说法意外的得到了病中的贝多芬的认可,受此影响,李斯特不得不停止巡演回到维也纳,重新认真的向诸多音乐名家学习,也和舒伯特等维也纳音乐家的关系再次拉近。</p>
等李斯特年岁渐长,音乐事业陷入瓶颈时,老威克汉姆果然又旧事重提,罗列了一堆打过“音乐神童”牌子进行演出的乐师,高高在上的说了一句,“这么多‘神童’里,也就贝多芬和李斯特不错了。”</p>
这种称赞对当时的李斯特来说无异于捧杀,要不是李斯特从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演出中受到感召,从而诞生了他炫技般的钢琴演奏特色,他可能真的就一蹶不振,彻底皈依宗教,做他的布道神父去了。</p>
但这还没完,老威克汉姆甚至记恨到十几年后,把李斯特的一段风流韵事写进了推理小说里,让李斯特的中老年时光苦不堪言,被他所尊重的主教明里暗里的拒绝多次,连受到打击时想再入教门都不得。</p>
不过现在老威克汉姆死了,李斯特反而想起了老威克汉姆在拿破仑三世复辟前,把自己从混乱的巴黎大街上捞出来的往事,又想起了对方在沙皇想要将卡洛琳公主从自己身边带走时,帮助他们私奔成功——尽管老威克汉姆事后也不让李斯特意外的开始在报纸上嘲笑他的“私奔成性”,好像他的帮助就是为了给李斯特制造黑点一样。</p>
以前的李斯特觉得乔治.威克汉姆虚伪又卑鄙,怪不得小小年纪就能做出欺骗舒伯特的事情。后来在舒伯特的说合下,李斯特勉强认可了老威克汉姆把自己当小说人物原型来写、败坏自己的名声、让自己断绝皈依宗教的希望,是“不想音乐世界失去一位天才而世上只多了一个普通神父”,但也不代表李斯特真就对积怨颇深的老威克汉姆改观了,进而爱屋及乌的开始关照乔威这个陌生人。</p>
他只是担心同在那间“小俱乐部”的舒伯特被牵连。</p>
李斯特看着乔威和老威克汉姆如出一辙的阴阳怪气与对**动向的敏锐,一边觉得有趣,一边又觉得有些感慨。</p>
“安德拉希伯爵希望你名下的传媒集团能高调、主动的在匈牙利开设分部、创办报纸,甚至想让你出版一系列以前的禁.书,让世界知道匈牙利的改变与开放。”李斯特说,“这很危险。茜茜皇后暗示了奥地利方面不排除将出版禁.书的出版社列入黑名单的可能。”</p>
乔威了然的点了点头。</p>
匈牙利在未来的奥匈帝国中,争取到了和奥地利平等的自治地位,但奥地利管不到匈牙利的报纸和出版商,管一管该公司在奥地利的业务倒是轻而易举。</p>
李斯特知道在舒伯特和威克汉姆和解后,为对方的传媒集团进入维也纳做出了许多努力,便不希望他们在匈牙利的开放和奥地利的保守之间陷入两难抉择。</p>
乔威看着李斯特略显天真,却极为真挚的表情,收敛了自己的情感,认真的向李斯特道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