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峰山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蒙蒙亮,十三组石室。</p>
此刻时辰尚早,距离晨跑还有一个多时辰,加之天窗狭窄,石室里还是暗沉一片。</p>
众人依旧沉浸在梦乡,唯有阳春早早起床,她轻轻帮岸芷掖好被角,随即拿起碧痕剑,悄然离开了石室。</p>
东边海滩,当阳春到时,夜倾城早在那里等候。</p>
还是那个身影,一身玄衣,面朝东方,负手而立。</p>
阳春远远看着那背影,心里涌上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p>
书文中多以琼林玉树、霞姿月韵之言,来形容男子身姿之挺拔、仪度之俊雅,但现下与夜倾城相比较,倒觉那琼玉未免过分脆弱,霞月未免过分秀气,夜倾城一袭玄衣伫立,却是昂霄耸壑,历落嵚崎,如同一座饱经风沙吹砺、深沉而富饶的奇峰险峻,傲立于天地间,而那些个琼玉之流,不过山下之客尔。</p>
阳春感到,初见时那股疏离与冰冷,随着这三番两次的救命之恩,竟已消潜大半,可,能在这忘归岛明哲保身的,岂是泛泛之辈,阳春又觉应抱有必要的警惕和独立,然……</p>
多种情绪交织着,阳春已轻轻走到夜倾城面前:</p>
“司教,阳春晚到了,对不起!”</p>
夜倾城并不看她,他眺望远海,一如那平静的海,没有别样情绪泛起:</p>
“用不着对不起我,晚还是早,正如被杀死还是活下来,都是自己的选择罢了。”</p>
阳春羞愧难当,直接跪下:“夜司教先为学生解毒,又助学生免去岛主投海之罚,更赐学生碧痕剑,授学生武学之道,学生实不该贪睡迟来,枉费司教栽培之苦心。阳春知错,夜司教只管责罚,阳春绝无一句怨言。”</p>
夜倾城听着,面上虽不露声色,心下却是欢喜,原来她心似明镜,倒清楚我待她这般,是与旁人不同,也罢,我这做司教的,又怎可与她这孩子一般见识?恐是等太久的缘故罢。</p>
想着,夜倾城拂袖转身,指向北边:“我听闻,天一尊者平日惯于寅时起床。”</p>
阳春闻言,一怔,后立即反应过来,夜司教这是在提点她,今后寅时便可到武渊阁去了。</p>
“谢司教提点,阳春明了,百日之约,阳春不会令司教失望的。”</p>
夜倾城:“好,起来吧,先来说一说《剑髓千言》吧。”</p>
阳春:“《剑髓千言》文曰,剑乃儒雅中之利器,有正直之风,和缓中锐锋,具温柔之气,灵则通神,玄能入妙,飞来飞去,无影无踪,作云作雨,如虎如龙,变化莫测,转展无穷。”</p>
夜倾城问:“可解其义?”</p>
阳春:“学生愚钝,请司教指点。”</p>
夜倾城:“说什么剑乃儒雅之利器,有正直之风,具温柔之气?这就是文人胡诌而已,但凡利器,杀人溅红,那便谈不上儒雅,什么正直,什么温柔,都是**不通。生在乱世之中,来到忘归之上,习武可不是为了修身养性,而是为了御敌自保,拿起剑,就勿要理会那些个胡诌,你唯一该在乎的,是怎么在最短的时间内干掉敌人。”</p>
阳春:“是!虚头巴脑的东西,阳春不该轻信,纵是前人之言,也要斟酌辨别才是。”</p>
夜倾城:“不错,不过后面的几句,却真真是剑髓之言,你务必领悟牢记。剑之精髓,在于,灵则通神,玄能入妙,变化莫测,转展无穷。你且将碧痕剑给我。”</p>
夜倾城接过碧痕剑,剑指大海,轻轻一挥,平静的海面便掀起滔天巨浪。</p>
阳春顿时瞠目结舌,鳄峦岛上,她曾见过灵剑山庄摆出的通灵剑阵,威力不可谓不大,但相比今次夜倾城作用于大海的剑气,且他仅凭一人之力还如此轻松,通灵剑阵便逊色多了。</p>
夜倾城:“灵能通神,玄能入妙,是指用剑的最高境界——剑意。剑道共有五重境界,第一重,剑力,顾名思义,就是以剑刃实体及力道伤人,白刃进,红刃出,任你剑招天花乱坠,本质跟屠夫宰牛杀猪也没有区别;第二重,剑气,以剑气为刃,真正的剑刃滴血不沾,虽然这只是第二重,但绝大多数剑客穷极一生,也未能达到这一重,更不要谈往上的三重。”</p>
阳春:“司教,那灵剑山庄的通灵剑阵,到了哪一重呢?”</p>
夜倾城:“灵剑山庄啊,通灵剑阵,亦正亦邪,算得上剑气中的佼佼者了。”</p>
阳春愕然:“学生犹记,那通灵剑阵一出,剑影飘飘,剑光凛凛,时而脱俗,时而吊诡,险些将鳄峦岛三十六岛主七十二舵主统统卷进去陪葬,如此威力,竟只达到第二重?”</p>
夜倾城笑:“哈哈,所谓大道至简,很多时候,过分复杂华丽,难免繁冗堆砌,沦为二三之流,文学之道如此,武学之道亦是如此。”</p>
阳春:“那么,往上的三重又是什么呢?”</p>
夜倾城:“第三重,剑势,简单地说,便是剑的气势,比起剑气,剑势更加凝练有形罢,正如我刚才演示的。各类剑经中常说的剑势如虹、剑走偏锋、剑走轻灵,说的便是这第三重,往后有机会,我带你见识下龙星的长虹剑法,你自能迅速领会剑势的意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