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峰山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哈哈!好狂妄的小子,你眼里还有陛下吗?”李聪贤厉声。</p>
宋珩淡然:“正因为眼里有陛下,今日宋珩斗胆进谏,还请陛下恩准。”</p>
“史官不谏,是你们宋家的家训,你今日不惜违逆家训,姑且说出来听听。”</p>
“宋珩一介史官,以史为镜,略知兴替,知世之大势不可逆也。方才大家也亲眼目睹,郑老先生回金,多少人感激涕零,多少人自发叩拜?!所以,陛下赐郑老先生‘护国大夫’,实是众望所归,正是所谓‘世之大势’,何不顺势而为?”</p>
好一句“世之大势”!</p>
方才众人自发叩拜是不争的事实,李马二人一时语塞。</p>
昊王一下来了兴致:“如何顺势而为?”</p>
“丞相的顾虑,无非是先王贬谪的遗旨,所以不便以归风昭雪为由接老先生回金。但据微臣所知,郑老先生谪居东海期间,开荒改革,兴化教育,东海世风日渐清明,连一向猖獗的鳄鱼帮也得到有效的遏制,如此政绩,历届东海巡抚有几人做到呢?陛下何不以求贤之名,上告祠堂,下告天下,既不拂逆先王遗旨,也让老先生得以堂堂正正回金?”</p>
“妙哉!”昊王大喜,“如此一来,父王在天之灵,也不会怪我逆他旨意了,妙哉!”</p>
马峪芳仍有不甘,诘问:“回金是可以,但这官制上,怕是说不通吧?”</p>
“还是尚书大人思虑周全,官制上的说法,微臣倒有一计,只怕……鲁莽了些。”</p>
昊王倒急切:“宋爱卿尽管直说。”</p>
宋珩轻轻点头,又朝昊王行了一揖:</p>
“既然老先生是堂堂正正回金,那官复原职有何不可?”</p>
一语出,众人倒吸一口凉气,权相李聪贤正是当红的时候,他怎么敢……</p>
李聪贤一下变了脸色:“陛下,他此言何意?郑老先生以前是丞相,官复原职?不是逼着我让位?!区区六品文官,竟也敢左右丞相之位?!”</p>
昊王见李聪贤怒,也觉不妥:“史官啊,郑老先生是前丞相,李爱卿是当今丞相,哪有当今丞相让位给前丞相的,这实在不妥。”</p>
“丞相息怒,陛下和丞相都误解微臣了,微臣的意思,不是要让老先生当丞相,丞相乃三公之一,”宋珩一顿,“三公之位,不是尚有空缺吗?”</p>
众人一下炸开了锅,他宋珩,竟是要举荐郑百纶做御史大夫!</p>
谁都知道三公之中,丞相为最高行政官,实权最大;太尉名为最高军政官,实际就是个空架子;而御史大夫,位阶虽略低,但执掌监察,反而可制约丞相,制约文武百官。正是位高而权重,所以自祖智去世后,新任人选就一直悬而未决。</p>
宋珩接道:“论官制,郑老先生辞任丞相,转任御史大夫,同为三公,岂非名正言顺?论品行,先大夫祖智一代忠臣,郑老先生亦是忠肝义胆,以忠继忠,岂非恰到好处?再论职权,御史大夫掌监察,护国山庄由御史大夫整饬掌管,岂非一举两得?”</p>
“哈哈哈!妙!妙!”昊王喜不自胜,眼睛早已放光,“宋爱卿所言,甚得我心,不知丞相大人和尚书大人,这回可觉得周全了?”</p>
李聪贤和马峪芳面面相觑,本想抢护国山庄,不料这山庄没抢到,还白送出一个御史大夫,真是悔不当初,奈何宋珩字字珠玑,滴水不漏,只得打碎了牙往肚里咽。</p>
李聪贤一想,觉得实在不甘心,想退而求其次:</p>
“陛下英明!郑老先生品行卓著,钦封御史大夫,赐号护国大夫,都是实至名归!微臣只担心……这护国山庄刚收归朝廷,整饬的工作必定十分劳碌,老先生年事已高,又在东海受尽苦楚,只怕国事繁重,老先生竭虑伤身啊!臣恳请陛下,允许臣协助配合老先生,为老先生分担一二,也为陛下分忧哇!”</p>
兵部尚书马峪芳见李聪贤打了温情牌,也不甘示弱:</p>
“臣马峪芳,敬佩老先生品格,如有机会向老先生讨教,为老先生分担,定当感激不尽!所以,臣也斗胆恳请陛下,允许臣协助老先生,一起完成整饬护国山庄的大任。”</p>
萧晟看着,心骂:这李马二人可真是不要脸,果子没抢到,还想分一口?!</p>
昊王也不傻,知道这二人是阻挠不成,所以又打出协助的幌子,郑百纶离开金陵十多年来,如果让他二人协助,郑百纶难保不会被架空,岂不白费功夫?</p>
可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