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也不想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看陶夭一脸认真,卷黛忍不住打趣:“难怪小君对席上之事无所闻,原来一心都在王爷身上。小君放心,奴婢省得,奴婢这就去交代小厨房!”</p>
书房之中,李璧正与幕僚议事。李璧虽被封王,却未能插手政事,故而府上门客不多,只有寥寥三人:一人名叫张真,已近六十,乃李璧启蒙老师远亲,虽诗文不显却颇有些奇巧诡道,初被荐到太子府上,不得用,又投至肃王府;一人名陈耳,年少中举,但因名次靠后又无资财不得重用,四十岁仍四地奔波求生,机缘巧合李璧助他一次,自此投于门下;还有一人名余潜渊,年纪轻轻才华横溢,只因家中累世公卿,前朝覆灭时一并被清算,圣上登基大赦天下才脱了罪身,如今蛰伏王府。</p>
李璧将皇帝准予自己入大理寺参政的事说与诸幕僚,幕僚皆大喜:“恭喜王爷,贺喜王爷,如此真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啊!”</p>
李璧纵然沉稳,如此喜讯心中也得意,嘴角忍不住上翘:“父皇只说让孤去大理寺向老臣们学习,并未安排职务,此去也恐也不能做事,想来只是看孤清闲太过、给孤找些事做罢了。”</p>
张真清瘦,颧骨高、腮上无肉,又不修边幅,看着有些落拓。他捋了捋稀疏的胡须:“如今治河大业初见成效、太子揽下不少功劳,皇长孙又是嫡长,太子地位愈加稳固,圣上应是放了心,这才肯让诸子入朝做事。王爷乃诸皇子兄长,行事规谨,大理寺掌管刑狱,王爷前去倒颇为适当。至于官职,王爷身份尊贵,本就是一品,入大理寺自然是监理,又何须官职呢。”</p>
李璧的兴奋瞬时消失。说到底,皇帝都是为了太子铺路,在他心中,这些儿子们除了太子都可有可无。</p>
陆耳心宽体胖,几人中最是普通,瞧李璧有哀色急忙安慰道:“无论如何,殿下都是除太子外几位皇子中最早封王、最早参政的。如今迎娶王君,想来不日就有小世子,到时候王爷的地位就算不及太子,也是无法撼动。”</p>
余潜渊二十多岁,英俊潇洒一派逸然,也道:“殿下本就无争宠之心,所作所为不过为天下、为百姓,圣上偏爱哪个儿子也不过是人伦常事,殿下何必放在心上。”</p>
诸幕僚所言句句有理,李璧心中也早就清楚,只是仍有些不甘罢了。他挥了挥手,表示不愿在此事上纠葛。正在此时,门外禀报有人前来。</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