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半口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九边的军祸自前朝就有,闹了几百年总算消停了。瓦虏臣服是要进长陵祭天告祖的大事,钦天监观夜天象算好了日子时辰,帝后领着文武百官摸黑上了天寿山。</p>
尹振临随圣驾进了大殿。翁月恒没那份殊荣,只能跟各位外命妇一道跪在祾恩门外的御路石上,山里凉爽,清晨石板上的露珠带着凉意从膝盖浸入骨髓,一动不动再跪上几个时辰,好不容易熬到湿布都捂干了,正午的日头就热辣辣地挂在正当中,烤得头发丝儿一股子糊焦味儿。</p>
几个时辰下来连跪得人脑袋发懵,不过也不能一直干跪着,总得让人起来略散散,填填肚子喝口水,别晕倒在长陵了大不敬,就跟宫里上值的人换班一样,一批一批地跪。有小太监来领着跪在最前头的几位命妇出了第一重院落的陵门,那就是能歇歇了,翁月恒走道儿都快走不直了,腿僵得跟木柴火一样,咬牙挺着出了随墙式琉璃花门,春梅早就在斗拱下候着了,上前一把搀住了她,没让翁月恒当众倒下丢大人。</p>
春梅凑在翁月恒身旁跟她咬耳朵,“夫人,翁夫人方才正找您,奴婢带您过去?”</p>
上回碍着袁氏在场不好敞开了说明,汪氏这是想说庆哥儿的事儿了。翁月恒说成罢,早晚都是要问的,跟着春梅往外罗城走。</p>
汪氏不能进外罗城门,在掖门下等了翁月恒好久。祭天地告先祖的人多眼杂,料不准谁眼睛就瞧着这头,礼数不能废,汪氏先按礼制向翁月恒行了礼,翁月恒生受了,才扶着汪氏慢慢挪到僻静的外罗墙根儿下,“奶奶找我?”</p>
当奶奶的一眼就看出翁月恒在强撑,再大的闺女都是做**心头的肉,汪氏心疼得不行,寻了个背人的地方给她揉腿,“怎么没瞧见秋霜那孩子?”</p>
嫁丫头跟嫁闺女的心态差不多,翁月恒想起来就笑得冁然,“我做主把秋霜配给北镇抚使底下的一位干办公事了,打听过了,人老实肯干,是户难得的好人家。”</p>
汪氏不乐意了,“秋霜生得好,是要开脸做姨**,怎么就给配出去了?”</p>
翁月恒打心底里为秋霜有了好去处而高兴,她自个儿嫁了个太监美滋滋的,不代表别人也能这么想。不过这些话不敢跟汪氏提,嗯了一声没搭话。</p>
能见面的时间不长,马上还得回去接着跪,汪氏也不兜搭,干脆直说了,“我觉着庆哥儿是个好的,你把他认下罢。”</p>
汪氏这是铁心认准了,就十头牛也拉不回来。翁月恒也不知道该怎么开解她,“奶奶,这事儿光我一人说了不算,夫君回来也没给个准答复,我还说不好。”</p>
又是尹振临,事事都要问尹振临,汪氏气不打一处来,没好气地说:“老爷托我问问你,月蓉的亲事。前儿右副都御史夫人登门,替嘉议大夫家三哥儿做说客,我和姨娘都觉得挺满意,老爷说你既然嫁了,尹提督和咱们便是一家人,得询询尹提督的意见。老爷嫌大老爷们儿在朝上说不出口,让你去探探口风。”</p>
翁月恒对这些人脸还对不上号,给不出什么意见,一口应下,“成,我回头问问夫君的意思。”</p>
汪氏对尹振临的印象一直都不怎么好,“要我说,自家嫁闺女,谁能比得上亲奶奶上心,还多此一举问旁人的意见做什么……”</p>
正絮絮说着,随墙角门上奔来了一位满头是汗的小太监,“提督夫人,皇后殿下正到处找您哪,快快随奴才来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