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阿圆笑道:“这两个蛋的果真比一个蛋的好吃。”</p>
沈韶光笑起来,“若这个月我们赚的超过三千钱,每日晨间便给你做加双蛋的饼吃。”</p>
阿圆却摆手,“不用,不用,先攒钱,小娘子不是想买屋舍吗?”</p>
没想到自己随口唠叨的,这孩子就记住了,沈韶光拍拍她的胳膊,“不差你这一口吃的。”</p>
因为有了自己的地界,沈韶光便把食品种类丰富起来,早晨时间紧,主卖煎饼和头一晚做好的粽子、糍糕,并从豆腐坊买鲜豆浆,拿回来放小炉子上熬了,便是现成的饮品。</p>
日间有的是工夫,便可以从容地拌馅儿,包各种出尖馒头,或做时令花糕。</p>
出尖馒头,宫里所谓玉尖面的,其实就是异形包子——上面带尖儿,微微露出一点馅料。</p>
小店的出尖馒头自然没法跟宫里的比,宫里动不动就“消熊”“栈鹿”①,普通的也是“鹌鹑翅”“螃蟹黄”的,沈韶光做的却是平民食品,猪肉包。</p>
本朝人又多食羊肉,沈韶光却是猪肉的拥趸,认为这是世上最符合“甘肥”的肉类了,当然,也因为猪肉相对便宜。</p>
若做普通的菜肉大包子,到底不符合沈韶光这种对·吃·精益求精吃货的习惯,故而便决定做小笼汤包。</p>
小笼汤包这种东西,在后世做得好的,南北方各地有不少,尤以淮扬菜系的最为出名,但不管是哪个,出汤的诀窍差不多都在肉汤冻子上。汤是出了,至于好不好吃,考究的便是拌馅儿和面的功力。</p>
沈韶光不是厨师出身,性格又混不吝,不讲究正不正宗的,只以好吃为要,按照自己的口味,除做了最常见的纯肉包,又怕腻,做了加竹笋的和加山菇的。</p>
做出来先与阿圆一同品尝。</p>
咬开一个,汤马上流出来,阿圆马上用嘴去吸,沈韶光赶忙喊“小心”,却已是晚了,这个憨婢子已经烫了舌头。</p>
即便挨了烫,那口汤阿圆也没舍得吐,到底咽了下去,沈韶光无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