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星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余嬷嬷本就是郑氏的心腹,摸的到郑氏的心思,刚又在她身边,把郑氏的话听进了耳中。</p>
她没说什么,只安静给郑氏**头。</p>
等在外面表现的稳重谦逊的方承嘉,少见的眼睛晶亮,唇边含笑的与郑氏谈起沈采苡的时候,郑氏亦是附和夸赞。</p>
说沈采苡“几年没见,出落的更加美丽了”,“端庄稳重”,十分好。</p>
余嬷嬷看着郑氏慈和含笑的脸,再看看方承嘉明亮无比的眼神,心中忍不住叹口气。</p>
等方承嘉心满意足出去,余嬷嬷欲言又止。</p>
“你可是觉得我做错了?”郑氏见她情况,叹口气说道:“你和我还有什么不能讲的,说吧。”</p>
余嬷嬷犹豫了片刻,在郑氏催促的目光里,委婉道:“奴婢记得,少爷从小便十分自律刻苦,比同龄的孩子老成许多;这般快活的情状,奴婢……有五六年未曾见过了。”</p>
“何况,沈家,并不差呀。”</p>
沈家如今高官只有一位,但未来潜力无限。</p>
郑氏像是睡着了。</p>
余嬷嬷回忆起当年。</p>
沈老太爷当年也是风流人物,若非他英年早逝,如今的少傅,大约是和姚家没什么关系了。</p>
不过也因为他去得早,别人心中记得全是他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样子,对沈家便多有照顾,沈琰仕途顺畅,也少不了父亲至交提携。</p>
同样,因为沈老太爷死的早,十五年前那场让京城血流成河的祸事,并未波及到刚刚步入仕途、尚在地方历练的沈家兄弟。</p>
而当时鼎盛的方家,却一夕之间,只剩下孤儿寡母,如丧家之犬,回到了姑苏,之后才轮到姚家崛起,成了少傅。</p>
两年前,方承嘉金殿面君、高中状元,说明皇帝已经对方家并无任何心结,甚至还有意抬举,方家已经重回京城,但方承嘉毕竟还只是翰林院一小官。</p>
沈家不一样,沈琰进京,立即便升任户部左侍郎,这等官职,在京城亦是举足轻重。</p>
借着刘氏六十大寿,沈家要宣布,姑苏沈家,回来了。</p>
这是沈家重回京城权贵圈的第一次宴席,容不得半点马虎。</p>
其他东西不能错,最好要出挑;上的菜也是如此,才能让人知道沈家的底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