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赵氏铸剑坊的后院,单独的铸剑室有好几个,在此之前,除了赵大师之外,还有他的两位弟子,也都有自己的铸剑室。</p>
这两人也都是凭自己的实力,达到赵大师定下的标准,所以其他人也只是羡慕,却也服气。毕竟只要他们也能够达到要求,同样也能够从老师那里,得到拥有独立铸剑室的特权。</p>
可这要求,并不能那么容易办到的,首先是锤炼水准,剑胚必须稳定在五十炼以上。</p>
赵大师门下弟子,大多数弟子几乎都能够锤炼出五十炼剑胚,可这是状态较好的时候。要将这个水准,保持在稳定状态,还是比较困难的,可是也有五六个弟子,达到了要求。</p>
吕影也是其中一个,他同样是赵大师比较看重的弟子,这也是自身天份和实力争取到的,平日里也负责些比较重要的事情。</p>
尽管锤炼水准,已经有五六位弟子达标,可只是这样还不够,在剑器开锋上,也必须保持较为稳定的水准。</p>
这里的标准,其实就是容错率,剑器开锋时能够稳定发挥,出错几率在百分之五以下,就算可以的。</p>
别看苏云在剑器开锋上,顺风顺水,那是因为他在这方面的感觉很强,简直比锤炼天份还要强上数十倍。正因为如此,苏云在剑器开锋的时候,才总会稳定发挥,偶尔灵光一闪,还会超过自身正常水准。</p>
一般人在剑器开锋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偏差,至此影响到整次开锋过程。十次剑器开锋里,仅仅出现一两次失误,已经是比较稳定的水平了,就像苏云的父亲苏青,也是这种情况。</p>
当初检查苏云的剑器开锋时,为什么苏青会突然尴尬,就是这个原因,毕竟儿子刚开始进行剑器开锋,不但水平更高,稳定性也比他强,这让他面子上有点过不去,好在那时苏云的鉴定水平有限,看不出太多问题来。</p>
正因为赵大师在剑器开锋上,也立下了标准,所以真正两者都达标的,门下也只有两人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