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动昭陵者,杀
雨夜飞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玄却面无惧色地道:“阎大人的手笔,那自然是无可非议。只是阎大人忘却了一件事,若是在昭陵加上此物,那皇上必定大喜过望。”</p>
阎立本迷糊了,竭力使自己的脸色好看点,一眼不眨地盯着李玄,盼望他赶紧说出个靠谱的法子来。</p>
李玄问道:“阎大人,昭陵的神道两侧的石像生都建完了吗?”</p>
阎立本点点头,李玄又道:“阎大人,大唐自开国以来,历高祖皇帝,至本朝太宗皇帝之时,已是天下气象万新,国力强盛,八方来朝,天下百姓皆称圣天子贞观之治。”</p>
“当今皇上,是前所未有的明君。文治武功,都已殝化境。皇上早年带着诸将四方征战,爱惜部将自不用说,就连陪伴皇上的那六匹御马,皇上也是用情至深。”</p>
“皇上圣明,自然不会如秦始皇一样梦想长生不死之身。他日如皇上宾天后,葬入昭陵,除了神道两边的文臣武将地下相伴皇上外,阎大人没觉得还缺少些什么?”</p>
阎立本楞了好久,恍然大悟地道:“李玄,你是说神道上还应该立皇上骑过的六匹御马?”</p>
李玄狡黠地道:“阎大人,难道不应该是这样吗?”</p>
阎立本大喜过望,不一会又沮丧地道:“唉!来不及了!神道的设计相当精确,那些文臣武将及藩王的石像生早就定好位,哪来位置安置皇上的六匹御马?”</p>
李玄不解地道:“阎大人,你是本朝的将作少监,负责照陵的设计建造,这小小的改动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吗?”</p>
阎立本沉下脸道:“李玄,你一直在外随陈国公侯君集征战,于朝中之事知之甚少!昭陵,虽然还没完全建完,但并不是能随意改动的。尤其是长孙皇后已经葬入昭陵,那可是一草一木都不能动了,朝廷有令,凡折昭陵一树枝者,立斩!”</p>
李玄吓得吐了下舌头,心里嘀咕道:“古人真狠!哪怕是李世民这个圣明皇帝,对自己的陵寝保护也这么自私。唉,这要是在我那个时代,这简直是不可思议。这大好的马路,昨天才修好,后天可能又开膛了,翻工什么的都是小事。”</p>
好在他心中有底,知道昭陵并不是真的不可改变,不然怎么会有昭陵六骏流传后世?</p>
李玄慢悠悠地道:“阎大人,我第一次见到李媛郡主与褚楚小姐时,就是在昭陵神道。虽没仔细看过昭陵,但发现了一个小秘密,阎大人完全可以大作文章,补上皇上的六匹御马,皇上必龙颜大悦。”</p>
阎立本眼里燃出了希望的火花,开始变得低声下气恳求起来。</p>
李玄适时说道:“阎大人,我见昭陵神道上,立有六块高大的石碑,不知阎大人此举为何故?”</p>
阎立本不假思索地道:“本朝天子,承袭旧俗,也喜欢别出心裁。当初给圣上看设计图时,圣上觉得神道两侧,石像生虽多,可总略显单调。因此,我才在神道两侧建了六堵影壁。”</p>
李玄挤了下眼道:“我瞧见那六堵影壁之上,俱是空白,这又是为何?”</p>
阎立本不假思索地道:“本官设立那六道影壁,一是为了不显神道单调,二是为日后皇上龙驭宾天后,命工匠在影壁上刻画皇上的文治武功,所以眼下是空白的。”</p>
他忽然一摸脑袋道:“李玄,你的意思是我雕那六匹御马,用来取代六堵影壁?哎呀,这倒真是一个好主意。也是的,百年之后,皇上自己都不知道了,再刻画上去,只是给后人看的。若是趁皇上在位前,提前雕好他喜欢的六骏,那皇上肯定很开心。”</p>
他忽然又长叹一口道:“李玄,你的想法是好的。只是如果要重新塑上六骏,那还得破土动工,仍是死罪,切不可取!”</p>
李玄笑嘻嘻地道:“阎大人,如果有一法子,能两全其美,你要不要?”</p>
阎立本虽然惊喜地连连点头,可眼神中却充满着疑惑。他不敢相信,以自己的博学,也想不到什么好法子,难道眼前这个来历不明的毛头小子还比他高明?</p>
李玄悠悠地道:“阎大人的画,当世一绝,可能不能流芳百世,恐怕阎大人也并无把握。若是听取在下的意见,沾圣上的光,阎大人当可为一代画界宗师。”</p>
阎立本是身在局中,自然不知后世之事。李玄虽然历史并不太好,可多少了解些,与当世人一比,那简直就是未卜先知的半仙。</p>
他不慌不忙地道:“阎大人,影壁不可动土,可影壁上能雕刻。阎大人何不另辟蹊径,不立石像生,而是刻六骏于影壁之上,那岂不是两全其美之策?</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