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编辑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悼 亡 吟</p>
1959年10月14日六时差五分妻害癌病逝世,精神麻乱,不能拿笔,今为11月3日把笔为悼亡吟。只恐诗有时不能达意也。</p>
二十八年学画眉,一双游履合欢枝,</p>
两今踯躅秋坟里,八宝山前日暮时。</p>
杭州一片水云晨,游履忘劳月作邻。</p>
画舫断桥今尚在,眼前缺少倚栏人。</p>
随园说在小仓山,寻墓问诗半日闲。</p>
摘朵菊花斜插鬓,何年忘却旧时颜。</p>
逼真山水足徘徊,十里荷花锦作堆。</p>
玄武湖滨痴久立,谯楼三更盼卿来。</p>
一日思卿十二时,烟枝访购似金丝,</p>
如今痴坐茶烟淡,斋冷人亡几个知。</p>
两番轰炸过江行,乱后相逢笑语生,</p>
我尚平安今似昔,呼卿万遍没回声。</p>
深山日永绿松阴,卿发豪音我佐琴,</p>
十七年前闺里事,对灯细想到于今。</p>
含笑狂欢竹马童,迂人遥远给春风,</p>
几多邻右无穷意,都在临床一哭中。</p>
张恨水小传</p>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安徽潜山岭头乡黄岭村人。生于江西广信小官吏家庭,肄业于蒙藏边疆垦殖学堂。后历任《皖江报》总编辑,《世界日报》编辑,北平《世界日报》编辑,上海《立报》主笔,南京人报社社长,北平《新民报》主审兼经理,1949年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p>
因其父曾在江西上饶广信税务当职员而在上饶出生。并在上饶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童年就读于旧式书馆,并沉溺于《西游》、《列国志》一类古典小说中,尤其喜爱《红楼梦》的写作手法,醉心于风花雪月式的诗词典章及才子佳人式的小说情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