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编辑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名人婚恋</p>
朱自清与陈竹隐</p>
熟悉现代文学的朋友都知道朱自清的名篇《给亡妇》,这是作者悼念亡妻武钟谦的一篇书信体散文。朱自清和武钟谦1917年结婚,婚后共生了六个孩子,1929年11月武氏病逝。朱自清非常伤感。他说:“我也只信得过你一个人,有些话我只和你一个人说,因为世界上只你一个人真关心我,真同情我。你不但为我吃苦,更为我分苦;我之有我现在的精神,大半是你给我培养着的。”</p>
1931年暑期,经人介绍,朱自清和陈竹隐在北平订婚。是年8月底,朱自清赴欧洲游学。从朱自清旅欧期间的日记可以看出,那时朱自清总以为自己年龄偏大,孩子又多,怕陈竹隐有顾虑,因而常常为不能及早收到陈竹隐的信苦恼,可陈竹隐是深深地爱着他的,也爱他的孩子。1932年7月31日,朱自清从欧洲回国抵达上海。8月4日晚偕陈竹隐在杏花楼酒家举行婚宴。关于结婚的事,朱自清在日记里记得很简单:</p>
7月31日:到上海。8月1日:早在六妹处。下午访圣(陶)、(光)焘、(伯)祥三兄,圣(陶)约往味雅小饮。8月2日:昨晚在杏花楼订座,并印请柬。……下午往开明,见圣(陶)夫人,帮同发出请柬。访叶(圣陶)、王(伯祥)、方(光焘)、章(锡琛)诸宅。方约在功德林便饭,精神殊不佳。8月3日:与方夫妇同赴江湾……访(匡)互生、(丰)子恺、(刘)薰宇。8月4日:晚至杏花楼,客来已多,晤天縻、延陵诸老友。大醉不省人事。</p>
其实婚礼很隆重。且看王伯祥先生的日记:8月1日:“墨林来,谓佩弦已自英伦归,在开明相候,可往晤之。予乃……走开明晤佩弦。六时出,与圣陶、煦先、云彬、佩弦同赴福州路,为定宴地于杏花楼、并在望平街一带接洽印片(请柬)。盖佩弦将于四日与陈竹隐女士结婚也。旋在味雅小饮,至九时乃散。散后复过佩弦旅舍谈,至十一时始归。”8月4日日记:“六时,与谷人偕圣陶夫妇同赴佩弦喜筵。遇互生、惠群、克标、载良、承法、薰宇、煦先等,即同席。余则雪村自南京赶来,延陵自杭州赶来,亦俱足记,他多不识。且女宾多,大概陈氏戚友云。宾客劝酒甚殷,佩弦竟大醉狂吐,幸扶归旅社后即安。”8月6日,朱自清偕陈竹隐乘轮去普陀度蜜月。8月16日回到上海。朱自清8月17日日记:“早访无忌、蔼鸿,见亚子先生,亚子先生约在觉林午饭,饭甚佳、远胜功德林。下午……赴开明晤丏尊,约至聚丰园吃四川菜,甚佳,甚佳。在座有光焘夫妇、圣陶夫妇、调孚、愈之、伯祥、雪村诸君,谈笑甚欢。饭毕至精美吃冰,圣陶作东。”朱自清8月19日日记:“晚愈之约宴于梁园,菜不恶,雁冰亦来。”朱自清的日记比较简单。王伯祥日记较详,摘录如下:“六时半,偕谷人于雨中赴梁园之会,至则主客已毕集,单候予夫妇矣。是夕客甚多,除前日聚丰园原班外,增佩弦夫人之女友,雁冰及谷人,故同坐凡十四人。屋小人挤,热极。九时散归。”8月20日,朱自清偕陈竹隐回扬州省亲。</p>
朱自清在上海举办婚礼,也可见得他与上海的一帮朋友叶圣陶、夏丏尊、王伯祥、章雪村、胡愈之、沈雁冰、柳亚子、匡互生等人友谊之深厚。</p>
朱自清作品精选</p>
白 马 湖</p>
今天是个下雨的日子,这使我想起了白马湖,因为我第一回到白马湖,正是温风飘潇的春日。</p>
白马湖在甬绍铁道的驿亭站,是个极小极小的乡下地方。在北方说起这个名字,管保一百个人一百个人不知道,但那却是一个不错的地方。这名字先就是一个不坏的名字。</p>
据说从前有个姓周的,骑白马入湖仙去,所以有这个名字。这个故事也是一个不坏的故事,假使你乐意搜集,或也可编成一本小书,交北新书局印去。</p>
白马湖并非圆圆的或方方的一个湖,如你所想到的,这是曲曲折折、大大小小、许多湖的总名。湖水清极了,如你所能想到的,一点儿不含糊,像镜子。</p>
沿铁路的水,再没有比这里清的,这是公论。遇到旱年的夏季,别处湖里都长了草,这里却还是一清如故。</p>
白马湖最大的,也是最好的一个,便是我们住过的屋的门前那一个。那个湖不算小,但湖口让两面的山包抄住了,外面只见微微的碧波而已,想不到有那么大的一片。湖的尽里头,有一个三四十户人家的村落,叫做西徐岙,因为姓徐的多。</p>
这村落与外面是不相通的,村里人要出来得撑船。后来春晖中学在湖边造了房子,这才造了两座玲珑的小木桥,筑起一道煤屑路,直通到驿亭车站。那是窄窄的一条人行路,蜿蜒曲折的。路上虽常不见人,走起来却不见寂寞。尤其在微雨的春天,一个初到的来客,他左顾右盼,是只有觉得热闹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