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尘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心里竟然有些莫名的酸楚。</p>
远远望去,那些百姓一个个面黄肌瘦、形容憔悴,明显是长期忍受饥饿的表现。</p>
他们激动,也是因为饥饿,迫切的想吃上一顿饱饭。</p>
可是听到那名士兵喊“营长来了”,他们还是迅速安静下来。</p>
因为他们知道,那名士兵口中的“营长”,是能够决定他们去留、甚至是决定他们命运的人。</p>
面对十几名荷枪实弹的士兵,如果他们想要硬闯,四五百人完全能够轻松的冲入城中。</p>
不管是担心士兵开枪也好,还是恪守着做人最基本的原则也罢,他们毕竟没有那样做。</p>
刘成大步上前,纵身跳上城门口的一块儿石墩上,大声说道:</p>
“乡亲们,我叫刘成,是这陶林城的驻军长官,现在,你们派一个代表出来,跟我说一下具体情况;</p>
放心,城里已经在给你们做饭了,再过一会儿就会送出来,你们耐心的等待一会儿!”</p>
他说完这番话之后,人群中很快就走出来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可能是因为饥饿,老人走路都颤颤巍巍的,只能拄着一根木棍来防止摔倒。</p>
刘成跳下来,扶着老人在石墩上坐下,转身从一名士兵手里要过水壶拧开,递到老人手里。</p>
“老人家,先喝口水,慢慢说。”</p>
老人接过水壶,却没有凑到嘴边,而是倒在自己的手心里,喝了两小口就递还给刘成。</p>
看着老人的动作,刘成心里微微一动。</p>
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持基本的礼数,这个老人必然不会是普通百姓。</p>
不过还没等他心里的怀疑成型,就被老人的一句话给解开了:</p>
“长官,我叫吉仁泰,是他们的长辈。”</p>
随着老人的讲述,刘成很快就弄清楚了这些人的来历。</p>
他们都是牧民,也可是算是一个“村子”的乡亲,每年都要一同迁徙放牧,也算彼此有个照应,一共就一百多家,六百多口人。</p>
三个月之前,一对日本兵突然出现在他们的放牧点附近,二话不说直接开枪,看样子是要把他们尽数屠杀。</p>
幸亏当时吉仁泰就在马圈附近,及时打开了围栏,让受惊的马暂时拦住了小鬼子,要不然,他们这些人恐怕一个都跑不出来。</p>
在那之后,人们本来商量着想到绥远求助,但是这个时候,日本人似乎已经开始了试探性的进攻。</p>
担心被战火波及,他们只能转向进入察哈尔。</p>
可是察哈尔这边已经自顾不暇,谁还有能力接收他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