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在锤哥直播间的信号被紧急切断的几分钟后。
工建委主任寓所。
书房里只有键盘敲击的细微声响,栾文杰坐在电脑前,目光在屏幕上的电子文档上反复逡巡。
这是明天一场航天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内容。
照理来说,到了一定级别之后,讲话稿都有专门的秘书负责,领导本人只需要审阅并提前熟悉一下内容即可。
但这一次,栾文杰却坚持由自己完成全部内容。
原因无他。
这次会议的重要性,实在是太高了。
一星期前,核工业集团从金城发来报告,表示与空间核反应堆电源有关的全部地面测试都已经完成,编号为-1的原型堆也完全具备了启动生产的条件。
但由于特殊的设施性质-1无法像大多数航天器那样长期在地面储存,堆芯组件一旦完成安装之后就必须在短时间内发射入轨,因此需要协调整个项目的进度来决定开工时机。
而明天的会议正是为此而召开。
作为曾经的航天局长,他比任何人都清楚-1的战略价值。
以空间核反应堆为核心的中継基地一旦建成,那么就可以大大降低航天器前往月球、火星乃至更远目标天体的难度,是人类走出地球迈向深空的关键一环。
那不仅是技术巅峰的象征,更是未来国际格局中话语权的基石。
谁能掌握稳定高效的深空能源与运输节点,谁就能在月球资源开发、深空探测乃至未来的星际殖民中占据绝对主导。
但另一方面,他也清楚这个项目必定需要吃掉难以想象的巨量资源。
初步估算,仅完成第一阶段所需的经费,就会轻松超过自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以来,包括探月工程在内的所有重大航天项目的总和。
这还不算后续可能的超支。
而此刻的华夏,正深陷一场由对方主动挑起、且可能旷日持久的科技经贸战争,每一分钱都需精打细算。
这份沉甸甸的报告,既承载着星辰大海的梦想,也牵动着国家战略的微妙平衡。
如何在资源吃紧的当下推进它?又如何能将其转化为国际博弈中无形的筹码?这些问题在他脑中盘旋,比构想图上的轨道更为复杂。
“拉动内需……尖端科技引领……国际合作新平台……”栾文杰轻声复述着报告里为这个项目赋予的积极意义。
需要说服上级,这不仅仅是烧钱,更是一项面向未来的战略投资。
想到这里他同时按下键盘上的alt和tab键,切换到了另外一份wps文档。
正是那份来自金城的报告。
然后,拉到最末尾,又仔细端详了一遍附件中的环形太空基地设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