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听流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计掌柜先前阿谀苏仪碰了一鼻子灰,此刻听到苏仪的话,感觉苏仪这是要捧庆华楼,于是立刻催促伙计去抬案桌笔墨。</p>
无论苏仪是有意还是无意,无论苏仪的文采是好还是坏,只要苏仪的诗中提及庆华楼、只要他是在庆华楼作诗,庆华楼就必然能够沾到“苏十筹”的美名,不由得计掌柜不全力配合。</p>
不一会儿,案桌抬到了三楼,笔墨纸砚早已备好,苏仪轻声吐气,一闭眼,脑海中涌起了古华夏唐朝诗人王翰的一首诗来,于是蘸饱浓墨,提笔便写。</p>
季县令是一众官员中少数研究过诗词韵律的文人,对苏仪要写什么诗最为好奇,于是靠近苏仪身边,苏仪抬笔写一句,他便念一句:</p>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椅上催。”</p>
“好!”皇甫院事鼓掌道,“有酒有乐,两句话便将此次宴会描写地淋漓尽致,闭上眼时一读此句,仿佛还能看见今日宴会的种种场面,诗句如画,歌舞升平,跃然于双眼之前!”</p>
另外一位名门将才也称赞道:“‘葡萄美酒夜光杯’,妙哉,妙哉!此句生动形象,绚丽非常,必然会被千古传诵!”</p>
众人纷纷点头,赞叹此句之美。</p>
随后,苏仪再次提笔写下:</p>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p>
季县令一念完,立刻一拍桌子道:“好诗!”</p>
连李校尉这等粗人一听这首诗,立刻起身称赞道:“壮哉!”</p>
庆华楼内顿时围绕着这首诗展开了热议。</p>
皇甫院事细细品味,仔细推敲,突然兴奋说道:“果然是好诗!前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椅上催’行文细腻,字字应景;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乃是不可多得的千古佳句。但随后却笔锋一转,直指沙场壮丽!后两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行文豪迈,让人一听之下,心中顿生**!”</p>
“真是奇怪,这最后两句,明明写的是战争的悲壮,让人一听只觉战争带给人无数痛楚,心生悲凉。但结合前两句来读全篇时,却为何心中悲凉之感一扫而空,反而觉得豪情万丈?”三楼有一人嘟囔道。</p>
苏仪闻言,微微一笑,并不作答。</p>
皇甫院事又低头推敲一会儿,这才恍然大悟,向那人笑道:“此诗若是只读表面,肯定会觉得是苏十筹厌恶征战,以酒消愁;但如果深入解读的话,苏十筹内心的一腔热血便立刻跃然纸上,不可谓不妙啊!”</p>
众人眼前一亮,其中一人道:“愿闻其详!”</p>
皇甫院事点头,道:“若是将此诗代入此次酒宴的话:前一句描写我素水县的酒宴,场面欢快,人人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豪饮,痛快非常;但这里是对蛮前线,没人敢喝的大醉,就怕蛮族突然袭来。但后一句苏十筹却说:醉就醉吧,就算是因此醉倒在沙场上,也请大家不要嘲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不是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为什么要害怕醉倒呢?”</p>
季县令闻言,抚掌而笑,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此诗表面用尽悲伤之词,诗中却毫无悲伤之意!此诗绝不是苏十筹在一个人自饮自酌、借酒消愁,而是他想要借用此诗表达自己视死如归的勇气,用他的勇气来激励众人,为大家劝酒,意图将本次宴会的气氛再次推向高峰,乃是极佳的劝酒之诗啊!”</p>
众人恍悟,这才理解了此诗的真正含义,明白了苏仪为什么会写下这首劝酒诗。</p>
随后,场内掌声雷动,原本因为丁仁带来的沉闷气氛被瞬间荡涤一空,人人都对苏仪心服口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