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未敢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呼~</p>
曹冲轻轻的舒了一口气,马上把目光定格在荀衍身上。</p>
“你说科举制将会将那些有才无德之人招进来,可是?”</p>
荀衍脸上带着笑容,他还以为曹冲准备要服软了。</p>
“不错,自古只有有才有德才是俊才,做官才能够为国效力,但若是有有才无德之人,恐怕不仅不能为殿下效力,恐怕还会成为魏国的祸患。”</p>
成为魏国的祸患。</p>
呵呵!</p>
曹冲心中冷笑一声,目光却是定格在荀衍身上,话风却是一转。</p>
“何谓有德?”</p>
荀衍一笑,这个问题可难不倒他。</p>
“所谓有德之人,指的是那些能够躬行的人,指的是那些孝顺父母,效忠君王,不以个人计较得失,且没有做过那些蝇营狗苟,诸如盗嫂失信之事的人,如此之人,方能称作为有德之人。”</p>
曹冲呵呵一声,马上反驳道:</p>
“《周礼·春官·大司乐》有言曰:“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大儒郑玄注解曰:“德,能躬行者。”其中,可不是如邺城令所言的那般。”</p>
荀衍却是不以为意。</p>
“有德之人,若是不忠不孝,他岂能称之为有德?”</p>
“如何辨别忠孝?”</p>
“忠,敬也,尽心曰忠。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忠孝之人,自然前两者占尽了,这不需要如何辨别,从日常的生活中便可以看出究竟来了。”</p>
曹冲却是呵呵一笑。</p>
“我问你,若有才之人受了冤屈,那他是否终身无法为官?”</p>
“朗朗乾坤之下,何人会有冤屈?”</p>
“若真是冤屈,你如何知道?”</p>
曹冲的这句话倒是让荀衍噎了一下,但他马上就反应过来了。</p>
“这无凭无据之事,殿下如何能够说服我?”</p>
这家伙,果然是不见黄河不流泪。</p>
“依你之言,科举制会招来有才无德之人,但是,若是用察举,招来的人才可全都是有才有德之人?”</p>
荀衍一时语塞,但他的话还是说出来了。</p>
“即便是有无才无德之人,也只是少部分,大部分的人都是有才有德之人,要想做一件十全十美的事情,是很难做成的,但臣可以担保,察举,绝对比科举制要好得多,还请殿下为天下百姓计,放弃使用科举制这个费力又不讨好的东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