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绮兰毫不畏惧的迎上毛师爷责怪的目光:“老爷当初只是让奴婢留意牡丹姑娘和与她来往密切之人的一举一动,并没有让奴婢去关注姑娘身边伺候的下人,而且刚才老爷也说了,已经在那盆雾照里找到了牡丹和苏通判勾结的真凭实据,所以奴婢已经算是完成了老爷交给奴婢的任务,而那个纸儿完全是奴婢的意外发现,再说当日绮兰回到府中,以为抓了牡丹和苏通判入狱就已经结案,觉得这件事说不说都不打紧,谁知道还有这么多的曲折?”</p>
毛师爷怒极反笑:“你这丫头倒还有理了?”</p>
郑长青挥手示意毛师爷不要再多言:“也怪本官当时没有和你说清楚,现在本官就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都说给你听,你再仔细想想还有什么可疑之处……”郑长青把李家的案子从头到尾给绮兰讲述了一遍,当然省去了他原本想用违制物品诬陷李家那段。</p>
毛师爷和宋师爷再次对视,眼里有相同的疑问:老爷怎么会如此看重这个明显还是个孩子的丫鬟?她就算再聪慧,可毕竟是个丫鬟,见识有限,而且年纪也才这么一点,更谈不上有什么阅历。</p>
绮兰自然不知道两位师爷的所思所想,事到如今,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绮兰觉得压根就不该这么着急把苏通判给抓起来!明知道官银还没有找出来这么做岂不是打草惊蛇?</p>
其实郑长青原以为苏通判和牡丹定然熬不过严刑拷打会和盘托出,没想到一个抵死不认罪,一个大包大揽把所有的罪名都往自个身上抗,最后朝廷一纸诏令要把这两人押解进京交由三堂会审,不知道是太后的意思还是太妃的意思,无论是谁,事到如今,李建昌和郑长青只能硬着头皮把这个案子彻查到底,郑长青到了苏杭以后才发现这几个府的账目一片混乱,好不容易理清了账目才发现有上百万两官银的亏空,急忙派人告诉郑长青不要把苏通判放走,可是已经晚了,押解苏通判的衙役已经和京城派来的官差做了交接,正在返回扬州的途中。</p>
而郑长青纯属于无心插柳的一个举动居然发现了官银的踪迹,结合李庆小妾的供词,显然李舒知道官银的下落,甚至李舒根本就是那个替苏通判保管着官银的人。</p>
绮兰稍稍理了下思绪就提出自己的疑问:“奴婢有两问。其一,老爷还记得曾有黑衣人夜探书房的事吗?奴婢斗胆问一句,老爷的书房是不是藏着和案子有关的东西?若有,还请老爷拿出来让奴婢看一看,也许能发现一些端倪。其二,从案发到现在过去了多少时日?老爷凭什么以为那上百万两的银子还在城中而不是早就被运走?”</p>
郑长青很干脆的答应了绮兰提出的第一件事,并吩咐宋师爷为绮兰解惑,也就是给绮兰说说那封书信的来历,他自己则亲自回内院去取。</p>
宋师爷差不多把那封信的来历交代清楚时,郑长青也拿着信从内院返回。</p>
绮兰细细看了一遍信纸上的文字,果然如宋师爷所说只是一封家信。绮兰仔细回忆穿越前那些怎样让信纸上的秘密显形的例子,有的需要火烤,有的需要水浸,有的要用特殊的药水,有的则可以把纸张拆开来看……</p>
绮兰决定一一试过,不过当然要先征得郑长青的同意。</p>
“我们能想到的法子都试过了,你若真有办法不妨一试,只是要以不损坏这封信为前提。”郑长青听了绮兰的建议道。</p>
为了保险起见,绮兰请宋师爷把信上的内容一字不差的眷抄写了一遍,这才开始实施她所能想到的办法。</p>
结果折腾了一个多时辰,纸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堪,可是薄薄的一张纸一点变化都没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