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ubiu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雅文学www.suya.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种对声名的打击,几乎就是核武器级别的。</p>
不管一个人官做的有多好,只要正史没有承认,那都不算数。不管类似于三国演义,或者是民间一些小说杂谈,流传的多么广泛,真正的史学家,研究的永远只是朝廷的正史。</p>
因为只有这些,才是真正史学家承认的历史。</p>
即便那些人能不将御史的参奏当回事儿,但是一旦皇帝让长孙换将这些事儿全部记录进史书中,并做一些批判性的结论,那么被揪出来的这些人,从今往后将不能再在朝堂上抬起头来。</p>
如果真走了这么一遭,还有人胆大包天,挑衅皇帝威仪,长孙涣敬他是条汉子。</p>
可如果成了,以后这些放肆的官署以后在说话之前,都得经过大脑好好考虑考虑再说。</p>
而这种无形的震慑力,才是树立皇帝威严的最好武器。</p>
“震慑之后呢?士族绝不会束手就擒,眼睁睁的看着朕将商税顺利推行下去的,毕竟商税损害最大的就是的就是他们。”</p>
“破局之后,姑父还需要在乎他们吗?”长孙涣笑着反问道。</p>
“此话怎讲?”李二好奇的看向自家大舅哥。</p>
可长孙无忌也摇摇头,这么一时半会儿,他哪能悟透长孙焕的套路。</p>
“姑父可是大唐之君。掌管天下兵马,氏族门阀之所以用与民争利的借口来阻挠陛下施政,不是因为他们站住了脚跟,而是因为他们恐慌。”</p>
“毕竟除此之外,他们再没有任何一个可以阻挠姑父的理由。若是他们逼急了姑父,16卫的兵马一动,他们拿什么来扛?”</p>
“大唐新立,朕不会再妄动刀戈。”没等长孙涣说完,李二断然拒绝用兵。</p>
“姑父莫要紧张,侄儿只是打个比方。正是因为他们知道姑父不会妄动刀戈,所以他们才有胆子借着陛下顾及自己的声誉的原因,用与民争利的渔轮来给陛下做一些限制。”</p>
“但是姑父顾及自己的声名,氏族门阀就不要自己的名声了吗?”</p>
长孙涣提醒到。</p>
“他们远比姑父更加注重声名,因为除此之外,他们一无所有。”</p>
“商税之事通过庭议之后,氏族门阀唯一能做的,就只剩下了挟裹民意,以万民之愿,共请陛下取消商税这一条路。”</p>
“以五姓七宗在山东以外的影响力而言,他们却有可能做到这样的事。”</p>